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中的第六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一段音乐感受耳廓的作用。 2.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揭示人耳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声波的传播路径以及耳朵各部位的名称。 材料准备: 课件 耳朵模型 玻璃杯 气球皮 橡皮筋 细盐 音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听大自然的声音,你有什么感想? 生: 好像在树林里,看到许多小鸟在唱歌。 生: 我好像变成了小鸟在自由自在地的树林间玩耍..... 师:我们周围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我们是怎么样听到的呢? 生:用耳朵。 师:关于耳朵你有什么了解? 生:我知道耳朵里有鼓膜,有听觉神经...... 师:那么耳朵里面到底藏了那些秘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件出示课题) 二、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师:要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要知道我们耳朵的构造。 1.师:师露出耳朵,指着耳廓,这就是我们的耳朵,有它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吗? 2.课件呈现,耳朵的构造剖面图。 师:这就是我们整个耳朵的构造图。它由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等构成。(边说边点击鼠标,图上出现相应的名称) 师:根据它们的功能、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3.说着出示耳朵结构实物模型。 师:耳廓、耳道属于外耳。(板书) 师:这是鼓膜的位置,它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线。 师:这是听小骨,属于中耳。(板书) 师:这个像蜗牛壳的是耳蜗,这一束黄黄的就是听觉神经。这是内耳。(板书) 师边说边从模型上指出,加深学生印象。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老师的介绍,看课件或者书中57页内容,自己来认一认耳朵的基本结构。 请学生到前面拿着模型说一说耳朵的基本结构。 4.耳朵怎样接受并传达声音。 师:耳朵怎样接受并传达声音的呢?谁来猜测一下? 生:(师拿起耳朵模型)声波由耳廓收集来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振动传达到听小骨,听小骨的振动引起耳蜗,再传达到听神经,再到大脑,我们就听见声音了。 师:正如这位同学所说,声音从耳廓经过耳道至鼓膜,鼓膜传给听小骨,到耳蜗传给听觉神经,最后到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那这些器官都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三、耳廓的作用 1.听一段音乐,感受耳廓的作用。(把音乐的声音从高到低播放) 师:声音越来越小,我发现有许多同学都做了一个手势,就是把手掌张开放在耳朵后面。为什么这样? 师:耳廓有什么作用呢? 师:我教你们一种听法,很有趣的。先把手放在耳后,手掌围住耳朵。(示范) 生满眼充满期待,跟着老师做。 师:待会我说“开”,你们就把手掌向后打开。(示范)我说“收”,你们就把手掌围住耳朵,留一个小洞。(示范) 师:明白了吗?照老师说的去做,你听到的音乐就是那么的不一样,很好玩的。试试吧! 2.说发现 师:刚才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听到的音乐与平时听到是不是更有趣? 生:是。一会声音大,一会声音小,好听得很!生小声议论。 生:我们把手掌张开,声音就小,合拢就大。 师:手掌合拢时就像我们耳廓的延续,现在能告诉我,我们的耳廓有什么作用吗? 生:收集声音。 师:有一种小动物他的耳朵又长又大? 生:小兔子有一对长耳朵。 师:它们有着长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