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81230

3.3森林中的铁匠(片段) 教案

日期:2024-05-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73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森林,中的,铁匠,片段,教案
  • cover
《森林中的铁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管弦乐合奏) 教材分析:《森林中的铁匠》是一首管弦乐合奏,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丝的代表作。乐曲分为五段:《夜晚》《早晨》《小溪》《早晨的祷告》《铁匠》,以造型性表现手法创作而成。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指导学生根据乐曲的速度、力度、情绪等要素,感受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景;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 三、引导学生运用打击乐器为主题乐段伴奏; 四、通过多次欣赏表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歌表演《理发师》,师生问好 音乐游戏 老师现在给你们播放一段音乐,请你根据音乐的变化自由地走一走,看哪个小朋友的表演最到位! (《森林中的铁匠》主题旋律) 欣赏《森林中的铁匠》 (一)完整欣赏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森林中的铁匠》中的一个片段,(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请你仔细听,乐曲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多媒体播放,老师随音乐画旋律线) 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 (二)了解打铁 师:以前,人们使用的兵器、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等等铁器都是由铁匠用手工敲打出来的。到底是怎么打铁的呢?请熊大和熊二来告诉我们吧!(多媒体播放打铁视频) 生看完视频后模仿打铁动作 (三)再次整体欣赏 师:这首管弦乐曲非常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大森林里,勤劳的铁匠愉快打铁的场面。师生一起边欣赏边画旋律线 师:你们觉得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为什么这么分? 生自由发言 (四)分段欣赏 A第一部分 启发思考: 1、找一找这段音乐在黑板上(旋律线)的哪个位置? 2、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3、你觉得表现的是什么情景呢? 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师小结:作曲家用慢的速度、弱的力度,分别表现了森林夜晚的静谧、宁静的早晨鸟 儿歌唱,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到教堂做祷告的情景。 师:小朋友们,森林里的景色多美啊,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演一演吧! 师生一起参与表演 B第二部分 感受音乐 师:做完了祷告,铁匠接下来会做什么呢?你们听: 多媒体播放第二部分 师:它在哪个地方,你能指出来吗? 生指一指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 生:铁匠在打铁... 师:对,作曲家用快的速度、强的力度表现的是森林铁匠愉快打铁的劳动过程。 铁匠现在要制作一把铁具,你们想不想和铁匠一起工作呢?(想!)那咱们就跟着音乐的节奏开始打铁吧!(多媒体播放,学生分组表演打铁动作) 2、学习主题旋律 师:真是一群勤劳的小铁匠!刚才听到的音乐是乐曲的主题旋律,现在我们一起熟悉一下这句旋律(多媒体出示) 老师慢速弹奏一遍 53 323|21 167 |65 53| 532 1| 老师用“当”模唱一遍 学生跟琴唱一唱(慢速) 加快速度唱一遍 师: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遍这段音乐,当听到主题旋律时唱“dang ”,不是主题旋律时左右点头。等会告诉老师,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它在黑板上的位置你能指出来吗? 生:(4次) 师:是这样吗?伸出你的小手指,跟老师一起找找看!(师生一起边唱边画旋律线) 师:现在请你们轻轻地从椅子下面拿出小乐器,注意看老师的手势,我们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演奏的最棒! 一组双响筒 二组三角铁 学生听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后半部分老师用三角铁伴奏,学生仔细观察乐曲的变化 3、后半部分音乐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后面一段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更快了;更强了… 多媒体出示:速度: 更快 ; 力度: 更强 ; 情绪: 更热烈 师:为什么有这种变化?乐曲表现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