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581354

1.4看月亮 教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1587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月亮,教案
  • cover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四课 《看月亮》教学设计 月亮在孩子们心中披着神秘的面纱,大家从小就听说过“天狗吃月”、“月有阴晴圆缺”“、“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等等,这些问题像谜一样让孩子们捉摸不透。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现实,走进宇宙空间,从科学的角度和孩子们一起探索月亮的奥秘,解答孩子们心中的疑惑,激发、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导孩子们产生探索世界的愿望。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在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品质。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亲身探索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严谨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品质,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找到成就感。 2、知识技能目标: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形状,了解农历。 3、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模拟实验,揭示各种月相形成的原理。 二、实验学习难点: 1、运用模拟实验指导学生亲手操作,直接观察月相变化形状、规律,揭示月相变化的原理,指导学生做好月相变化模拟实验。 2、激发学生持续、严谨、客观地观察月相变化过程,记录图像。 三、学习内容设计: 1、介绍太阳、月球、地球的空间关系以及月球的特性。 2、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 3、动画展示月相变化规律。 4、引导学生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与原因。 5、学生填写月相变化图,反馈知识掌握情况。 6、继续探索:观察月周期内月相变化图像及规律,要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 四、实验方法设计及理念: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把半黑半白的大球体当成月球,黑板当成太阳光照射方向,自己的头当做地球。用手托举球体,伸直手臂,以脚为圆心,手臂为半径,原地转一圈,球体自西向东绕自己的头公转一圈,就代表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完成一个完整的朔望月29.53天,是农历一个月的长度。强调球体亮面始终对着黑板。仔细观察自己看到的月相,并客观记录下来。每个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并把自己的身体融入到整个实验过程中,更能身临其境,亲身习得月相变化的原因、规律、形状。增加了知识的客观真实性,降低了理解难度,给学生成就感。轻松自然地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境地。拉近了神秘高远的科学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五、学习过程设计及理念: (一)课前导入 1、学生们畅谈眼中的月亮,讲月亮的故事。板书“看月亮”题目。 2、教师讲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 3、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归纳学生的疑问。板书学生问题:1)月相形成的原因,2)月相变化的图像、规律。 (二)解答学生疑问 1、月球自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一个月中不同时间在地球上看到月球被日光照亮的部分的变化就形成了月相。一个朔望月是29.53天,是农历一个月的长度。教师拿半黑半白的大球体,黑板当成太阳光照射方向,自己的头当做地球,左手托举的球当做月球。球体自西向东绕自己的头公转一圈。球体亮面始终对着黑板。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亮。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月”是农历初一,初三四是“蛾眉月”,初七八是“上弦月”,十一二是“凸月”,十五六是“满月”也叫“望月”,十八九“残月”,二十二三“下弦月”,二十六七“蛾眉月”,三十是“新月”。板书月相变化图,请学生代表填画出自己所看到的月亮图像。(图一) 图一 图二 2、出示月相变化动画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月相变化规律。(图二)说明怎样观察月相动画,中间是地球,小圈是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轨迹,大圈是我们在地球上沿箭头方向看到的月相。强调要想象自己站在图上的地球上观察月亮。(上半月凸面向右,下半月凸面向左)月球的亮面始终对着太阳光的方向。 3、教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