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588326

6.2嬉游曲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91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嬉游曲,教案
  • cover
《嬉游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感受,律动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感受音乐所赋予的神奇魅力。 2、通过聆听、感受、体验、模仿等一系列音乐实践,了解“嬉游曲”这一音乐体裁,听辨弦乐四重奏的音色特点。感知不同的音乐要素的变化带给我们不同的体验。 3、学会用各种音乐活动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设计声势律动表现不同片段,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利用一切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教学环节: 一、导入(随音乐进教室) 1、体验先行、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音乐课堂,这样的音乐,如果能有个舞伴肯定很完美,谁愿意来当我的舞伴? 统一动作、重点感知A主题 师:你喜欢我的舞步吗?请你跟上我,我们一起来舞蹈(其他主题仍然可以有节奏地走动或者摇摆)。 初步感知音乐情绪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来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轻松、愉悦) 4、介绍嬉游曲 师:这种比较轻松、自由的音乐我们称之为嬉游曲,它可不是西游记的西游,而是嬉戏、娱乐时候的一种音乐。它是18世纪欧洲宫廷里乐师们给皇宫贵族们娱乐、消遣、社交、庆祝的时候创作的音乐。尽管它出现的场合比较少,很冷门,但它却是西方古典音乐常用的曲式之一,我觉得非常好听,想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聆听作品 1、聆听主题A ㈠、听演奏乐器 师:这个曲子很短小,但其中也包含了三个主题。接下来我们先来听听可能已经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A主题,请回答:音乐中这段旋律是由哪一类乐器演奏的?(生答小提琴)你的耳朵很灵,它是其中的一员,但不光小提琴,还有它的伙伴们也承担的重要的任务,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提琴家族的成员们。(PPT出示)分别来听一听它们的音色。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它们各自担任着不同的声部,就像我们的合唱———低声部、中声部、高声部。虽然它们的音色不同,音域不同,旋律也不一样,但是它们合在一起却非常和谐、动听。这样的一种演奏形式叫重奏,而小提琴1、小提琴2、中提琴、大提琴四种乐器一起演奏的形式我们叫弦乐四重奏。说起弦乐四重奏,同学们应该不陌生,上学期我们聆听过海顿的《小夜曲》,它的演奏形式就是弦乐四重奏。 ㈡、模拟演奏乐器 师:你能听出弦乐器演奏时是连贯的?还是跳跃的?还是时而连贯、时而跳跃的?(时而连贯、时而跳跃)你能模仿着来试试吗? ㈢、出示旋律、哼唱主题A 师:这就是A主题的旋律,请你听张老师哼唱,并且结合谱例观察哪里连贯?哪里跳跃?(生答出休止符要给予肯定及表扬)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端庄、辉煌,放松之余不失贵族份儿) 师:来,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张老师画了图形谱,或许它可以帮到我们(2遍,一边画一边唱) ㈣、“对仗”的创作手法 师:你看,对比这两个乐句,发现了什么?(乐句相似)引出对仗 ㈤带上动作、歌声,完整表现A主题 聆听主题B ㈠、师:鼓励A主题掌握的非常好!接下来是B主题,它跟主题A相比,音乐带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优雅、细腻) ㈡、律动记忆旋律 师:你可以设计一个符合这段音乐的动作吗?(比如点头、邀请)。 3、聆听主题C ㈠、分析旋律特点 师:请你听一听主题C,告诉我有几个乐句?你有没有发现这几个乐句也有跟A主题相同的特点?(对仗)是的,这种特点在整个乐曲当中都贯穿着,有些是两句,有些是四句,它使得整个作品结构规整。这要从创作这首作品的音乐家所在的时期说起。这个音乐家我说出来你们肯定都会觉得很熟悉“啊,原来是他”,他就是———莫扎特。莫扎特所在的时代我们称之为古典音乐时期,那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严格、规整。 ㈡、哼唱主题C 师:刚才A主题我们都唱的不错,张老师觉得C主题肯定也难不倒你们。(跟琴学唱1遍,跟音乐1遍) 师:前两个乐句跟后两个乐句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