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612503

1、把盐藏起来 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23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盐藏,起来,教案
  • cover
《把盐藏起来》 王少军 一、设计理念: 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或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1、教学内容: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大象-出卷网-)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第一课时:《把盐藏起来》,课本38~40页的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探究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即:“问题———假设———实验———汇报———得出结论”。 三、学生情况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溶解。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知道通过加热、搅拌、研碎等方法使盐溶解得更快。 能力目标:经历“问题———假设———实验———汇报———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能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加快盐溶解的方法。 情感目标:1、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看法。 2、了解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谨记注意事项。从小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过程,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溶解”和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 2、教学难点: 对比实验过程,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盐、玻璃棒、冷水、酒精灯、烧杯、沙子、实验记录单等。 七、教学过程: (一) 故事引入: 设计目的:用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故事情节造成的悬念,引起学生大胆的猜想,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让学生阅读闪闪红星中小红军带盐的故事。读后,请大家开动脑筋猜猜看,小红军是怎样把盐藏起来的?(PPT显示) (二)猜想假设: 设计目的:通过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得出小红军可能使用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1、提出问题后大家交流。 2、猜想到小红军把盐溶进了水里。 (三)实验验证: 设计目的:让学生学会考虑影响盐溶进水里的各种因素,从而设计实验来验证,培养学生从小考虑问题要全面的科学思考方法。学会实验操作的方法,为今后的科学实验研究打下基础。 1、小红军很聪明,把盐溶在水中,但当时处境一定非常危急,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怎样能帮小红军将盐尽快的消失在水中? 2、师生交流,探讨实验方法。 3、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讲解 (1)注意事项:实验用品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分工合作。用简单的语言填写实验报告单。 (2)教师操作演示。 4、设计方案、实验研究 每个小组都有一张实验单,先确定一下如何加快盐消失在水中方法,再讨论一下如何来设计这个实验。 (1)分组讨论、领取实验材料。 (2)实验研究。 (3)填写实验单。 5、交流结果,得出正确结论。(PPT显示) 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加热、搅拌、研碎这三种方法都可以加快溶解。 (四)观看电影《小红军巧带盐》得出结论: 设计目的:通过视频进一步理解如何快速溶解盐,总结视频中应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小红军先把盐藏到水里,再用衣服吸盐水、最后穿上衣服过敌人封锁线。 (五)建立科学知识“溶解” :(PPT显示)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得出科学理论的能力,学生叙述要简明扼要,学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