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690890

五上 16风的形成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76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五上,形成,教案
  • cover
《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风的形成》一课选自河北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 本课是在三年级认识空气和风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探究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方式———对流。这节课从谜语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的问题;进而通过 “让纸螺旋动起来” 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风的形成”活动通过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认识风的成因。最后引导学生运用对流知识解释暖气片使室内变热的原因,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产生的,理解风的成因。 2、过程与方法:能从多方面感受风的存在,并能提出的有关风的有价值的问题;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初步学会做空气流动形成风的模拟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分析实验现象,认识产生风的原因。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问题。 难点: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索。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操作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多媒体 实验箱 蜡烛 火柴 香 毛巾 纸条 铁架台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风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 谜语引入,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课件出示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风) 注:多媒体课件放风的声音。(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2、同学们来看这样一个现象,当时是冬天,把教室门打开一条缝,将两条纸片分别站在门缝的底部和上部,你会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思考片刻,部分学生回答) 生:下面的纸条往里飘,上面的往外飘…… 生:风吹的结果…… 师:想不想知道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出示课题:风的形成) 二、实验探究、发现新知 (一)、实验探究、启迪思维 1、下面我么来做一个有关的实验,叫做“纸螺旋圈转起来”,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操作。(学生先了解教材提示,教师出示实验提示:①剪一个纸螺旋圈,圈中间系住一根线;②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好高度,使螺旋圈自然下垂;③点燃蜡烛,放在螺旋圈下面,观察有什么现象;④移走蜡烛,过一会儿再放回原处,观察螺旋圈会怎样。) 设计意图: 设计纸螺旋圈动起来的实验,主要是使学生的手、眼、脑充分参与进来,认识到以上物体的运动是由于热空气上升的缘故。 2、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研究。根据观察小组内推测纸螺旋圈转动可能与什么有关。 3、谈话:刚才很多小组已完成了这个实验,哪个小组能把你们小组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谈出热空气上升带动纸螺旋圈转动起来。) 4、谈话:现在我们再返回来,看看刚上课时的那个问题:门缝上部和底部的纸片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运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过来补充) 5、关于热空气上升的实例你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了解人们对热空气上升的利用等。(学生多种回答) 生:空气受热后会上升,上升的空气使孔明灯和热气球升上了天空。 6、小组讨论:根据科学在线解释纸螺旋圈转动的原因?解释冬天门缝下部的纸片往里飘,上部的纸片往外飘的原因? (二)、风是怎样形成的? 1、提出问题:风是千变万化的,那么自然界中的风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与哪些条件有关系呢? 2、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三)、深入探索、认识建构 观察实验箱,介绍实验箱的构造和实验方法。 1、谈话: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需要用到纸风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