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去了解各地的民歌,感受它们的不同韵味和风格。 本课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为载体,遵循“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音乐作品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聆听、演唱、对比、探究、想象、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进而体会广西民歌的韵味和风格。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并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感受歌曲的韵味和风格,体会广西民歌的美感。并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集体表演的形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对比、探究、想象、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等音乐要素,用各种演唱形式表现音乐。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作品的欣赏和学习,把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能够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表现在演唱中。 三、教学分析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广东教育-出卷网-、花城-出卷网-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简谱)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珠江两岸的歌”中的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歌舞剧《刘三姐》中的插曲,根据广西柳州山歌《石榴青》改编,由乔羽作词,雷振邦编曲。教材提供的歌谱短小精悍、旋律流畅,歌词简单扼要,采用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具有典型的山歌特点,易学易唱。 八年级学生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增强。本课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恰当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难点:准确演唱旋律,体会广西民歌的韵味和风格。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平台、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 织 教 学 1、提问导入:上一次课我们学习的是第二单元的哪一首歌曲啊?(《小河淌水》),是哪里的民歌呢?(云南)。那么这节课我们到下一个地方———广西,去看一看。 2、在学这首歌曲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请大家猜一猜这部电影的名字。(《刘三姐》中的“对歌”片段) 学生回答问题 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电影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 3、刘三姐是什么人物呢?———生:很会唱歌的,师:她被称作歌仙,她很擅长用歌声来表达情感,各种生活中的场景或者她想表达的东西都可以转换成歌声来表达。 4、剧情简介:这部电影就是描述的刘三姐跟地主斗歌的故事。通过分析“对歌”片段的某些歌词让学生明白刘三姐是如何用歌声去讽刺那些财主的。这部电影是我们新中国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不仅有好听的音乐,而且还有很美的风光。它把桂林山水与歌声完美地融合到电影当中,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下把这部影片完整地看下来。 生认真聆听教师介绍 简单了解影片剧情,为后面歌曲的学习做了铺垫。 5、师:刚才的“对歌”片段,一问一答。而且每一次无论是问之前还是答之前,都有一个?(生:“哎———)。像是在说“注意了,我要跟你对歌了。”不仅有一问一答,而且还有领唱和合唱的形式,师生合作演唱体验一领众合的部分。 学生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