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791628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20.1.1平均数导学案(3课时、教师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1439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20.1.1,平均数
    20.1.1平均数(一) 备课时间 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3.经历探索加权平均数对数据处理的过程 ,体验对统计基本思想的理解过程,能运用数据信息的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5.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 学习难点 ◆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 学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彩粉笔、三角板等 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独立思考(课前20分钟) 1、阅读课本P111 ~113 页,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加权平均数?什么叫算术平均数? (2)课本P111页问题1你能独立解答吗? (3)课本P112页例1你能独立解答吗? (4)课本P113页练习你能独立解答吗? (5)加权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独立思考后我还有以下疑惑:(课前写在小组的小黑板上)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二、答疑解惑我最棒(约8分钟) 甲: 乙: 丙: 丁: 同伴互助答疑解惑 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约15分钟) 1、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2、小组合作答疑解惑 3、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1)一次数学测验中,有三位同学的成绩分别是75分,80分,85分,那么在这次测验中这三个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 (2)初二年级有三个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这三个班的平均分分别是75分,80分,85分,那么在这次测验中初二年级的平均分是多少? (3)如果这三个班的人数分别是50人,45人,55人呢?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2) 80是75、80、85的算术平均数. (3) 80.2是75、80、85的加权平均数,其中50、45、55分别是75、80、85的权. 四、归纳总结巩固新知(约15分钟) 1、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x1,x2,……,xn,那么,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读作“x拔”。 (2)加权平均数:如果n个数中,x1,x2,……,xn的权分别是 , 则 = (3)加权平均数:如果n个数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  这样求得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fk分别叫做x1,x2,……,xn的权。 2、运用新知解决问题:(重点例习题的强化训练) 例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 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解: (1)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则: 显然甲的成绩比乙高,所以从成绩上看应该录取甲. (2)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则: 显然乙的成绩比甲高,所以从成绩上看应该录取乙.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例2 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 、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 解:选手A的最后得分是: 选手B的最后得分是: 所以选手B获得第一名,选手A获得第二名. ◆课本P113页练习题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权的常见形式: 1、数据出现的次数形式.如 50、45、55. 2、比的形式.如 3:3:2:2. 3、百分比形式.如 50%、40% 、10%. 五、课堂小测(约5分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