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81561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2直方图教案(表格形式,共2份)

日期:2024-06-2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985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10.2,直方图
    教 学 案 64 课 题 10.2直方图(1) 课 时 1 班 别 课 型 新授课 时 间 教 具 投影仪 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了解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通过事例掌握作直方图的几个重要步骤,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体会表格在数据整理中的作用。 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的观念,培养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重点 探究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难点 通过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反映数据中蕴含的规律,感受和体会统计结果对决策的意义和作用。 预 习 内 容 及 学 法 指 导 预习范围:教材145———149页 预习内容:1、归纳组距、频数的概念。 2、总结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3、你还有什么疑问。 学 习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教学笔记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5分钟) 出示目标,交流预习(6分钟) 引导研究,小组展示(8分钟) 精讲点拨,质疑解疑(9分钟) 问题1: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你知道怎样选择吗? 问题2:已知63名学生的身高数据,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的身高比较整齐,你知道怎样做才能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吗? 学习目标:1、了解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能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体会表格在数据整理中的作用。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并汇总交流问题的不同方法,教师应当注意学生提出的方案是否合理。 教师深入细小组,并参与小组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变化情况。 问题1.用频数分布描述数据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结合教材实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是差。 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cm) 这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 学生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 学生观察目标。小组检查预习完成情况,并做好评价。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活动。 学生讨论总结,共同探究描述数据的过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教学笔记 Cm.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例如:第一组从149———152,这时组距=152-149=3。 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如:7,则可将这组数据分为8组。列频数分布表。 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每个小组内数据的个数(频数)在各个小组的分布状况用表格表示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 问题2.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 教师绘制直方图,并向学生讲解。 小 结 提 升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2分钟) 达 标 检 测 教材150页练习题(14分钟) 布 置 作 业 教材151页习题10.2第1、2题。(1分钟) 板 书 设 计 10.2 直方图(1) 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的一般步骤:④ 学校 检查 记实 听 课 意 见 审核人: 主备人: 教 学 案 65 课 题 10.2 直方图(2) 课 时 1 班 别 课 型 新授课 时 间 教 具 投影仪 教 学 目 标 进一步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会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熟练地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分析能力。 重点 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 难点 对数据的整理和描述,以及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和步骤的掌握。 预 习 内 容 及 学 法 指 导 预习范围:教材148———149页内容。 预习内容:1、运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的一般步骤。 2、你还有什么疑或? 学 习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教学笔记 创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