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设计 课题:《数蛤蟆》(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 课型:唱歌课 执教者: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数蛤蟆》,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欢快跳跃、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了解四川民歌的特点,进一步喜爱演唱,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创编歌词和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创新精神。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环保意识,让学生从小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 1.体验歌曲情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欢快跳跃、风趣幽默的音乐情感。 2.在熟悉旋律的同时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材分析 四川民歌《数蛤蟆》是一首风趣的游戏歌曲。同时也有知识性的特点,在游戏中帮助儿童熟悉量词的用法。蛤蟆是用“只”、嘴用“张”,腿用“条”等量词,歌词形象生动,具备了看得见,摸得着,有形象,能歌唱的特点。歌曲中衬词的运用,不仅带来了浓郁的民族风格,而且直接影响着歌曲的结构。其实只要在“蛤蟆不吃水”后接唱“水上漂”就结束了,可是歌曲代以“太平年”等衬词,将歌曲的结构改变、扩充了,更充分地表达出儿童的喜悦心情。歌曲为商调式,在节奏设计上基本和语言节奏一致,有趣的是衬词出现后,节奏变了,情绪活跃起来。歌曲中重复的三个字“水上漂”迟迟不出来,促使歌曲继续变化发展。从音乐上可划分三个乐句,即开始四小节为第一乐句,中间六小节为第二乐句,且转入微调式,最后四小节为第三乐句,又回到商调式。歌曲虽短小,但在调式、节奏、旋律上有变化。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多彩和艺术创造性,值得认真学习研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天来了,春风轻轻的吹拂着大地,春雨也滋润着一望无际的田野,池塘里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小蛤蟆也醒来了,啊 他伸展了一下四肢,高兴的在一张张荷叶上跳来跳去,发出轻巧 短促有弹性的声音,你们听(放蛤蟆叫声的音乐———老师随着节奏拍手)强弱 强弱 跟我一起读起来 声音要短促 还要有弹性,音乐结束。 二、发声练习 好,跟随着蛤蟆的脚步啊,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池塘边,池塘里一张张高高撑起的荷叶上滚落着晶莹剔透的水珠,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也绽放出浓浓的香气,让我们一起来呼吸一下这新鲜的空气好不好?好 那么请坐端正,脚踩在地上,面带微笑,肩膀要放松,让我们闻一闻荷花的香气。深深的吸气,缓缓地呼气,深深的吸气,再缓缓地呼气,有了新鲜空气带来的能量,我们的坐姿是不是更应该挺拔,更应该端正呢?来看一看,哦,我看到了,这个同学就像高高撑起的荷叶,女同学像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真美。不过这么美丽的风景怎么能少得了美妙的歌声呢?你们听,蛤蟆在唱歌了(音乐)“鼓瓜” “鼓瓜” 跟我一起“鼓瓜” 声音要短促。“鼓瓜 ”“ 鼓瓜” 还要有弹性(音乐 做动作)气息不够要换气哦。 我们的歌声非常的美,接下来啊我们的声音要从池塘上最矮的荷叶蹦到最高的荷叶上去,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想 注意我唱一句你们跟唱一句,千万不要掉队好吗?端正坐姿,调整呼吸,发声练习“鼓瓜 ”“鼓瓜” 声音在短促点,好像你的声音从头顶上往上蹦。 三、读儿歌(展示图片) 小蛤蟆正在池塘里高兴的又唱又跳,这时啊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正在齐声念一首儿歌,我们听一听他们在念些什么?(敲木鱼 按节奏读歌词)听出来了吗?老师敲的乐器它的力度怎么样?有个怎么变化?(生):一轻一重。是先重还是先轻呢? 老师再敲一敲,你们听一听 先重后轻,就像蛤蟆弹跳的感觉一样的,我们用这种弹跳的声音念一下这首儿歌好不好? 四、学习歌曲《数蛤蟆》 师:我们数了这么久的蛤蟆,你们知道我们今天学的歌曲是跟哪个小动物有关吗?一起轻轻的告诉我和什么小动物有关?(蛤蟆)对了,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是一首四川民歌《数蛤蟆》 分析乐句 说到数蛤蟆呀,它有话要说了,他说,你们今天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