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999140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指导单(PDF版)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7次 大小:63797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
  • cover
苏教版小学科学 五 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 . 实验名称 :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高度。 实验目的 :认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和高度变化。 实验器材 :记录单 (自备) 。 实验步骤 : 1. 认清方位,最好从四个方位来描述(东西南北)。 2. 描述太阳的位置 ,可以借助参照物(大树、房屋、旗杆)来表达。 3. 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计算一下拳头 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高度。 4. 用拳头表示太阳高度只是一个相对模糊的计量方法。由于学生拳头大小的差异,观察的结果可能隔热不 一样。教师要正视现实,承认这一差异。只要学生找出规律即可。 5. 注意规律太阳位置与高度的规律:从早到晚,东→西,低→高→低。 注意事项 : 注意不能直视太阳,尽可能在同一地点观察。 . 实验名称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目的 :发现 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器材 :指南针、橡皮 泥 、小棒( 10厘米)、 手电筒、 白纸(自备)、 尺 (自备) 、钟表 (自备) 、温度计 (自 备)、 记录纸 (自备) 。 实验步骤 : 1. 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这样的观察记录应该延续 一整天。利用每节课下课时间去记录一次,一直延续到放学,这样学生能够获得一天的数据。 2. 也可以用指南针定好南北方向后,在白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 白纸上,每到课间,画出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 度和时间。温度计要放在太阳晒 不到的地方。 3. 总结归纳影子变化的规律:从早到晚,西→东,长→短→长。 4. 利用归纳的规律,让学生利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运行的路线照射小棒,观察小棒影子的变化,验证规律。 注意事项 : 记录要及时、准确。 . 实验名称 :制作简易太阳钟。 实验目的 :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移动和变化的规律制作简易的太阳钟。 实验器材 :卡纸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胶水。 实验步骤 : 1. 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自己的太阳钟,并讨论需要什么材料。做好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太阳钟的形状及其 特点。最后展示自己的太 阳钟,并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2. 也可以选择一个有阳光的地方,在地上垂直插一根小棍。当你的手表达到某一整点时,就在木棍的投影 处放一块石头作为记号,并把时间记录下来。这就是著名的“牛顿钟”。 3. 还可以用卡纸、指南针和硬纸板做一个更精确的太阳钟。 ( 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将圆分成 24等分,每一等份再分三等份,这样每一等份角度为 5度,代 表 20分钟) ( 2)把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硬纸板(其中一角为当地纬度)竖起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固定在 12时的位置)。 ( 3)根据三角形纸板的投影,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 . 实验名称 :模拟昼夜变化的形成。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实验器材 :手电筒(或投影仪)、地球仪。 实验步骤 : 1.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模拟出和地球上相似的昼夜交替的现象。可结合游戏: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 你右边消失,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可能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地球仪绕着灯光转动,另一种是地球仪和灯光的位置不变,只旋转地球仪。 2. 引导学生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在分析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后(逆时针),模 拟 实验。 3.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注意事项 : 把手电筒(或投影仪)的光射向地球仪;手电筒(或投影仪)不能靠地球太近,要让手电筒(或 投影仪)射出的光“包围”地球仪。 . . 实验名称 :观察月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