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036337

2020年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同步课件+练习

日期:2025-10-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187926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年春,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面“我国某区域城镇体系示意图”,回答第1~3题。 1.甲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主要优势是(  ) A.气候条件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 C.水能丰富 D.干支流交汇处 2.下列有关城市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区位是指城市的地理位置 B.城市区位是指城市的海陆位置 C.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相对较稳定 D.我国深圳、珠海等城市是在其优越的自然地理区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在我国土地分类系统中,不属于一级类的是(  ) A.耕地    B.建设用地 C.商服用地  D.交通运输用地 【答案】1.D 2.C 3.B  解析:第1题,甲位于干支流交汇处,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有三个方向的河流,运输便利。第2题,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较为稳定。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第3题,在我国土地分类系统中,属于一级类的是耕地、商服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 (2019届福建省平和一中等五校联考)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回答第4~5题。 4.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 ②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③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④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早期到中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 ③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 ④中期到现在———环保的需要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4.D 5.C  解析:第4题,A地由早期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到中期变成了蔬菜、瓜果、花卉基地,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对蔬菜、瓜果、花卉等农副产品的需求增加;A地现在变为了市区,说明该地区城市规模正在扩大。第5题,结合图例很容易看出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的规模为先增大后缩小。早期到中期,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扩大,与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有关,布局也从市中心迁往城市东北郊区,与地价和环境因素有关;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区规模在缩小,出现了高新技术区,这与该城市产业升级有关。 6.某特大城市一个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 A.地价昂贵 B.人流量大 C.接近货源地 D.交通通达度好 【答案】D  解析:城郊地带一般地价低廉,道路车流量较市中心小,道路通达性好,利于商业利润实现。 二、综合题 7.根据材料及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3年“两会”期间,重庆市向全国人大提交了《重庆成都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议》,意在促进“成渝经济区”能发展为内陆的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材料二 我国城市群分布及“成渝经济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1)简述我国主要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及有利的自然条件。 (2)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说明成渝城市群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条件。 【答案】(1)分布: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有利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城市建设成本低;(以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适宜,适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河流、湖泊较多,为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水源和运输条件;东部临海,位置优越,便于对外联系。 (2)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产业集聚,市场程度高;交通便利(交通改善,方式多样);国家政策支持;世界产业转移带动城市的发展。 课件33张PPT。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第1课时 城市区位及土地利用非农业 经济 密集 交通运输 二、城市区位分析 1.区位: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