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节同步测试 1、唐宪宗时期,宰相李吉辅主持编纂《元和郡县图志》。当时唐朝陇右道被吐蕃占领,但李吉辅仍将陇右道列于书的最后。李的这一做法 A. 体现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 B. 说明皇权已被宰相架空 C. 意在打击地方藩镇势力 D. 发展了中国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2、北宋时期,宰相赵普“参知政事吕余庆、薛居正虽副之,但奉行制书,备位而已,不宣制,不预奏事,不押班。……启沃大小之务,尽决于公(赵普)”。材料表明参知政事的设置 A. 削弱了皇权 B. 体现君主专制的强化 C. 为辅助宰相处理政务 D. 增大了宰相行政实权 3、宋朝初期,宋太宗与大臣讨论到开疆拓土的议题,有的大臣以隋唐为例,指出隋唐两朝数十年间,四伐辽东,人不堪命,认为“且治国之要,在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苏轼在为皇帝经筵讲读中,强调“讲读之官,谈王而不谈霸,言义而不言利”。《资治通鉴》批判汉武帝时期的内外举措“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奢宫室,外事四夷……”这些反映出宋朝施政与制度建设的突出特征是 A. 以儒家正统思想为指导 B. 注重中央集权体制的重建和国内秩序的稳定 C. 实现了国家大一统 D. 善于总结汲取以往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 4、宋太祖时,各府、州公事,必须长官和通判“签议连书,方得下行”,北宋真宗以后通判“佐州郡之治,入则贰政,出则按县”。这一变化说明() A. 中央集权逐渐弱化 B. 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C. 通判权力有所提升 D. 地方受到严密监控 5、“他们不能再像战国时期那样自由地兜售自己的聪明才智,也不可能以投奔他国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天子垄断了知识和人才的市场,士人们要么放弃功名欲望,要么在一定程度上放弃或压抑自我的人格尊严,在这两难面前,选择后者的是多数。”促使这一局面形成的直接因素是 A. 儒学获得独尊地位 B. 汉代察举制的推行 C. 军功爵制度的实施 D. 九品中正制的建立 6、《新唐书·百官志二》载:“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赋予给事中“涂归”权力的主要目的是( ) A. 制衡行政运作程序 B. 保障君主独断之权 C.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D. 剥夺丞相行政权力 7、唐代柳宗元认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且“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材料内容意在说明() A. 汉代克服了秦朝制度的弊端 B. 汉代并不信任封国 C. 汉代实权掌握在郡手里 D. 汉代改变了秦朝的地方体制 8、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朝后期,后不仅掌机要、备顾问,甚至直接施政。北宋初期,形成了中书与枢密院对持文武二柄的权力格局,所谓“相权之分割主要是削枢密之权,以实中书之任”。这说明北宋初年 A. 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B. 宰相和枢密使相互牵制 C. 限制枢密使侵夺宰相权力 D. 皇权至上 9、汉代士人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担任郡县佐吏以获得基层吏务经验后才能得到察举。举至中央时,还要接受考试检验后授官。熟悉朝廷行政过程后,要再经过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由此可见,汉代察举制 A. 打破了官员世袭传统 B. 注重官员从政经历 C. 注重人才品德与能力 D. 选才程序平等公正 10、唐朝初期,武则天取代李唐,建立周,开创了武周之治,但是武则天将都城由长安迁到洛阳。由此,可以看出 A. 武则天受传统儒学影响较大 B. 洛阳比长安更加富足 C. 武则天的行为受到激烈反对 D. 妇女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11、唐代科举考试在考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还考察他们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时人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被称为“公荐”和“通榜”。据此可知,公荐和通榜法 A. 旨在增加下层读书人入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