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112872

冀教科学五上《9奇妙的护身术》教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209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科学,9奇妙的护身术,教案
  • cover
9奇妙的护身术 1教学目标 ? ? 1.能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各种动物是通过什么方式隐藏自己的。 ??? 2.能归纳出保护色、拟态的概念。 ??? 3.能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找到问题的结论。 ??? 4.能通过观察发现人们是如何利用动物拟态或保护色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学情分析 经过了近两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探究方法,对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也有了一些总体的认识。根据课前了解,发现学生对动物各种各样的防身术相当感兴趣,所以我让学生课下去搜集了动物防御敌害的方法,以便于课堂上交流讨论。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研究。教师应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引领学生运用逐渐积累起来的探究能力,进一步感悟生物对其生活环境的依赖和适应以及生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类、收集资料等形式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和拟态来保护自己的具体实例,增强对生物适应环境的理解。 教学难点: 保护色和拟态的区别。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1、听故事《小壁虎借尾巴》 。 小壁虎在什么情况下失去的尾巴?壁虎受到敌人的攻击,为什么要常常断掉自己的尾巴? 2、挣断尾巴是小壁虎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叫做自切或自割,是动物的一种护身本领,叫护身术。 课件出示:护身术??? 自切???? 壁虎 3、在竞争激烈的大自然中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生存下来,都有自己独特的护身法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9课,看看动物都有哪些保护自己的高招. 活动2【讲授】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环节一:找一找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图中隐藏着哪些动物?比赛找一找,看哪组找的又快又多。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1)你找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在哪里?(学生上台用鼠标指出来) (2)继续提问:最先找到谁?其它的动物容易发现吗?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通过连续提问使学生找到最容易发现和最不容易发现的动物的区别,对比得出动物保护自身的意义。) 环节二:认识保护色 1、出示生存在不同环境下的蝗虫图片。 (1)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引导学生小结保护色的概念,并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保护色。 (3)教师出示保护色在科学上的定义。(出示课件)像蝗虫这样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颜色一致或近似的体色,我们称为保护色。(板书:保护色)? 2、举例子。应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动物有很多,除了蝗虫以外,大家还知道哪些呢?? 3、出示青虫、雷鸟、北极熊等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体色或花纹与周围环境有什么关系,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保护色概念的理解,感受什么是保护色。 环节三:认识拟态 1、展示“拟态”动物图片,看哪个组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这些动物。(有枯叶蝶、兰花螳螂、竹节虫、尺蠖) 2、小组交流:你们共找到了几种动物,它们在哪里?(学生上台用鼠标指出来) 3、出示在不同环境下生存的竹节虫图片。 (1)它们是依靠什么隐藏自己的?只有颜色一样吗? (2)引导学生概括出拟态的概念。(课件出示)像竹节虫、枯叶蝶这样,体色和形态都与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这种隐蔽和保护自己的方法叫做拟态。(板书:拟态)? 4、课件展示尺蠖、兰花螳螂、枯叶蝶等典型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拟态,并且体会到拟态在昆虫处于静止状态时才更容易显现出它的优点来。 环节四:保护色、拟态对比 1、分一分。出示雷鸟,桦尺蠖,叶尾壁虎和枯叶蛙的图片。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动物的保护色和拟态,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2、引导学生看着图片说一说保护色和拟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保护色:体色和周围的环境一致或相似的现象。 拟态:体色和形态都和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而不易被敌害发现的现象。 小结保护色和拟态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学生对二者的印象。 (二)、特殊的防护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