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128556

第20课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11-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24388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课,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课件,25张
  • cover
课件25张PPT。《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是谁写的?此诗反映了什么伟大的历史事件?毛泽东,反映了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这一历史事件。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背景: ①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②新政协筹备会的召开。 (2)时间地点:1949.9 北平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634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中国 共产党无党派 人士各民主 党派人民 团体各民族海外 华侨各地区人民 解放军具有广泛性和进步性特点:(3)内容: A、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C、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公元纪年(4)作用: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而存在,成为民主党派等力量参政议政的舞台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组成爱国统一战线。 (新阶段) 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1949—1954年)(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1982年党的十二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开始于 A、1949年秋 B、1954年秋 C、1956年底 D、1978年秋 (2)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的政协,其主要职能是 B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3)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为了 A、发展统一战线 B、取得民主党派的拥护 C、改造民主党派 D、更好地扩大民主,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D (4).下列对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提出的 ②目的是更好地扩大民主,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③根据这一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④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A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内容: 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 意义: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 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1954年宪法作出了哪些重要规定?它的颁布有什么重大意义?A.内容:确定了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 (2)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大制度 (3)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它的颁布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B.意义:根据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性质和所代表的民主广泛性有何根本不同?拓展与延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二条:中华民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