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297183

23 带刺的朋友 教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7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带刺,朋友,教案
  • cover
23 《带刺的朋友》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作者通过记述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体现了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的读书方法,理解刺猬偷枣的过程与它的技术高明,又采用感情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刺、枣”两个生字。 2.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的感悟和训练,体会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刺”的图片,看图猜字。 2.出示“刺”的演变,追溯字源。 过渡: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朋友,浑身就长满了刺。因为它浑身带刺,所以作者亲切地称他为“带刺的朋友”。 3.有一种树也是浑身带刺,出示“枣”字,字理识字。 4.写字指导。 二.我会认 1.同桌互读。 2.小组读。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出示预习单)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出“高明”。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刺猬偷枣的事?(2-10自然段) 四.品读课文,体验感悟 1.自由读2-10自然段,把静止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画面,边读边想象,把刺猬偷枣的画面在脑海里形成一部动画片。 2.出示儿歌排序,请学生上台排序,了解课文顺序。 抓住关键词,品味语言 1.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1)理解“诡秘”。 (2)体会小刺猬偷枣的小心谨慎。 (3)指导朗读。 过渡:小刺猬爬上树是为了干什么呀? 2.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劈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1)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分组赛读。 (3)你觉得这是一只这样的小刺猬? 过渡: 红枣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交流动作“掉”。刺猬是怎么掉下来的? (2)引读、男女生赛读。 过渡:刺猬从树上掉下来又是为了什么呢? (二)运用学法,自学第10自然段 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1.自己再读读第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觉得生动有趣的词语或句子。 2.现在请你们带着老师来学习,你们找到了哪些? (交流动作“归拢、打滚、扎、驮、跑”) 3.指名回答,交流感受。 4.引读:对于散落一地的红枣,小刺猬可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匆匆地——— 5.师生合作读: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找出来这么有趣的词语和句子,可见,作者把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写的多么有趣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小结 这一连串的可爱、调皮、机灵的动作都没有逃过作者的眼睛,难怪作者会说:———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六.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刺”、“枣”。 2.以《偷枣记》为题,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小刺猬偷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