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11126

八下 1.7梅花三弄 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138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下,梅花,三弄,教案
  • cover
PAGE 《梅花三弄》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让学生了解优秀古代音乐,感知音乐的内涵和魅力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理念,本课通过对《梅花三弄》的欣赏,引导学生聆听音乐、鉴赏音乐,感受梅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品格,激发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我国经典古曲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古曲《梅花三弄》,熟悉主题旋律,听辨音乐的结构,了解古曲中的“三弄”。 二、进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对比、思考、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古代音乐,用心听赏乐曲,大胆想象音乐的意境和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传统音乐的韵味,体验其折射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 《梅花三弄》是花城出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一首优秀的古琴名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相传是为一千五百年前晋朝大将桓伊所做的一首笛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 梅花历来是文人墨客及艺术家们所咏叹的对象, 《梅花三弄》是一首借物咏怀的乐曲,通过对梅花高洁、端庄、典雅的形象,不畏严寒、凌霜傲雪气质,坚强、谦虚的品格,来歌颂具有高尚情节的人。 1、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和感知能力,但对古代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不大,为了让学生对祖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有必要正确引导学生对此类音乐产生兴趣,从而自觉去学习、了解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欣赏古曲《梅花三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主题音乐的变化,听辨音乐的结构,感受音乐表现的意境及内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多媒体等设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 欣赏梅花图片 师:这是什么花?它有什么特点? 生:( ) 师:梅花在我国广泛种植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是这样一种普通的植物却千百年来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它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成为最常见的体裁之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以梅花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梅花三弄》。 【设计意图】用梅花图片导入,引出课题。 2、 新课教学 1、简介《梅花三弄》 师:古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我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相传是晋朝大将桓伊所做的一首笛曲,音乐主题在乐曲中重复出现三次,故称为“三弄”,每次重复都采用古琴的泛音奏法。 2、古琴泛音介绍 师:这首乐曲的主题音乐用古琴的泛音演奏了三次,那么古琴的泛音怎样弹奏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播放演奏古琴泛音的视频 生:观看视频 师:所谓泛音即左手对准徽位,触弦如蜻蜓点水,右手同时弹奏,其音清脆高远,轻盈活泼如天外之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古琴泛音的相关知识,为欣赏《梅花三弄》主题做准备。 3、聆听主题音乐 连续播放三段音乐主题(三弄) 师:请同学们在聆听时,思考: (1)三个音乐主题有什么不同? (2)想象三段主题音乐描写了梅花怎样的自然形态? 学回答,师总结,完成表格 音乐主题 音乐特点 自然形态 一弄 用泛音演奏,中速,清越,从容 含苞待放 二弄 用泛音加花演奏,中速,清越,从容 绽放 三弄 装饰音加花演奏,快速,热烈 怒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音乐的变化中想象梅花不同的自然形态,培养学生想象和分析能力。 5、哼唱主题音乐 屏幕展示旋律 师:这首乐曲的主题音乐旋律流畅、优美动听,为了加深对主题旋律的印象,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跟琴哼唱。 生:哼唱 【设计意图】通过哼唱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印象。 6、分两部分赏析 师:这首作品全曲共有十段,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