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511975

4.3 心脏和血液循环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212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心脏,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 cover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4、知道坚持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心脏。 ?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模型?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心脏的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心脏和心跳? 1、阅读课文 2、教师讲解:???那么是什么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3、学生猜测,汇报。?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血液要想在血管里不停流动,必须有一个动力源,这个动力源就是心脏。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 5、学生回答。? 6、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形状和大小: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和一个大鸡腿的重量差不多。? 7、提问:?心脏大致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请你找找看。?8、学生找后汇报。? 9、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找到心脏的位置的??10、根据学生回答再问:?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 1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看课件并小结:心跳就是由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人们常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明生命的结束。的确,只要还有一口气,心脏就会跳动。一个正常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 二、认识心跳的作用? 1、心脏不停的跳动和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猜测)我们来研究一下。? 2、教师出示课件,学生对照课件试着说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的关系。教师讲解:?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进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血管中。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就是脉搏。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不停的流动。? 三、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1、血液为什么要不停的流动呢?你能联系前几课所学的知识推测一下吗??2、结合猜想,教师出示课件讲解。? 3、小组讨论:为什么运动之后,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4、汇报讨论结果。? 四、讨论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 1、心脏是如此重要,如果这个泵出现毛病,那么人的生命就岌岌可危了,全世界每年由于心脏和血管出现问题而死亡的有167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29.2%。常见的心脏疾病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瓣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等。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讲解阅读资料。? 3、小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但是体育锻炼一定要适当,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烟酒对心脏、血管伤害很大,烟能使血管硬化、血液循环不畅,过量饮酒能使心脏麻痹,甚至停止跳动。? ?五、总结? 每个人的血液时刻都要在身体里不停地循环流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两大血液循环器官,其中心脏相当于血液循环的泵,有它提供动力,血液才能循环,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心脏,回家不本科所学向自己的父母宣传一下,让他们也能认真保护心脏,好吗?? 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作为单元教学的最后一课,其内容不仅涉及到心脏的情况、血液循环的路线等新知识点,还需要联系肺与呼吸的相关知识,才能解开在第一课学习中的困惑:运动后,呼吸与心跳为什么都变快了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认识心脏的作用以及血液循环的意义,实现科学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双赢。为此,我补充了两个知识点:心脏的构成、血液循环的两条路线,回避了动脉血、静脉血的知识点,以防止学生在学习两条循环路线时将血液类型与血管混为一谈,从而保证重点内容的教学不受干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相对薄弱,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花费的时间较多,因此对于心脏保护的相关内容不宜展开,只需借鉴呼吸系统保护的方法点拨即可。? 设计特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