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515459

3.2 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53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导体,绝缘体,教学设计
  • cover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导体和绝缘体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苏教版 章节 第三单元第二节 学时 一学时 年级 五年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2.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3. 认识常见物体的导体和绝缘体。4.知道人体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5.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过程与方法:1. 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2. 能够利用电路检验器,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3. 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实验结论。4. 能够把导体和绝缘体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尊重证据。2.培养学生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 3.乐于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 1.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归纳总结和表述能力。 2.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动手操作能力,并能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活动。3.学生的课外知识很丰富,小部分学生已经有导体和绝缘体的前概念。 4.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感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重点: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解决措施:“通过断开电路中的导线,小灯泡熄灭”;“在断开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入铁钉和玻璃棒,接入铁钉小灯泡亮了,接入玻璃棒小灯泡不亮”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初步知道,铁钉能让电流通过,而玻璃棒不能,进一步导出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以后,后面探究常见的的导体和绝缘体就迎刃而解。难点: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解决措施: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让学生明白人体和水也是导体。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导入新课 0′05″- 1′34″ 复习旧知、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一)、教师将连接好的简单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进行展示。(二)、问题导入:a. 如果将电路中的导线断开,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b.如果在断开的导线两端接入其它物品小灯泡还会亮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导体和绝缘体》并且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小灯泡会熄灭。学生回答:会亮或者不会亮 二、新授课 1′34″- 5′17″ 1.激发兴趣。2.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3.初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时的仔细观察能力。4.为后面的探究实验做好铺垫。4.让学生自己从实验中明白电路检验器的作用,以及电路检验器的组成。 (一)、师提问:如果在断开的导线两端接入铁钉小灯泡还会亮吗?请同学们猜一猜?然后教师演示--将铁钉连入电路中。为什么小灯泡又亮起来了?(二)、师:所以铁钉是容易导电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导体。并且板书“导体”。(三)、师:如果把铁钉换成玻璃棒小灯泡还会亮吗?学生继续猜。(四)、让学生上台将玻璃棒连入电路中。师:为什么小灯泡这次不亮了呢?是不是小灯泡、电池组和导线没有连接好呢?教师让学生检查电路中的小灯泡能否亮。(五)、师:所以玻璃棒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绝缘体。板书“绝缘体”。(六)、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铁钉是导体,玻璃棒是绝缘体”。我们用了哪些电路原件组成的装置检验出来的?(七)、师:由导线、小灯泡、电池组组成的装置我们把它叫做“电路检验器”。(八)、师:有了这样的电路检验器我们可以检验很多物品哪些是导体哪些绝缘体。同学们你们最想检验身边哪些物品?(九)、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样检验物品。 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会亮或者不会亮。学生回答:因为电能通过铁钉,所以小灯泡亮了。学生说出自己的猜:会亮或者不会亮。一名学生上台实验将玻璃棒连入电路中。学生检查电路。学生回答:因为电流不能通过玻璃棒,所以小灯泡不亮。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