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温和散热 【学习目标】 1.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保温和散热的方法。 2.能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释保温和散热的措施。 3.能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尽量多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学习重难点】 知道保温和散热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看排风扇、保温瓶、暖气片、塑料大棚和窗帘等图片,观察图中的物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看暖水瓶和散热器的剖面图,学习其保温和散热的原理。明确保温就是设法减慢热传递,散热就是设法加快热传递。 3.小组讨论,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列举出生活中更多的保温和散热的例子,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 4.小组交流,进一步理解保温和散热的道理。 二、活动 (一)热水变凉。 1.设计指导。设计方案分两步进行,先从生活经验出发,思考使一杯热水变凉的多种方法;再综合运用加快热传递的知识,设计使一杯热水凉得更快的方案。在此可通过借助热的良导体,或者与冷水、冰等物体接触,或者增大容器表面积等方法来加快热传导;通过水的流动或者吹风来加快热对流。 2.自行设计。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此可以通过活动记录表,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设计。 拓展:调查隔热材料。 实验观察。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实验验证。为保证实验的可比性,要统一规定水量和实验前后的温度。比如可以规定:水量为200毫升,实验前热水温度为80℃交流评价。在小组内交流评价各自的方法和结果,找出效果最佳的方法,分析其中的原因。 (二)保温箱。 1.要综合运用减慢热传递的方法来设计保温箱的方案。 如要选择保温效果好的材料来减慢热传导;要尽量减小容器的表面积来减慢热对流;设计浅色的表面来减少热辐射。然后对设计活动提出四项要求: (1)不得采用现成的保温容器,必须选择原材料自己制作; (2)保温层的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 (3)不能用电或化学燃料; (4)材料的选择,制作、实验的方法均应保证安全。最后设计保温箱方案,并用文字和图记录下来。 2.制作保温箱,分组按照方案制作保温箱。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3.实验观察。用相同的冰块,控制一定的室内温度。比如可以用同一种冰糕或体积相同的刚从冰箱取出的冰块,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30℃。实验时要将装有相同冰块的容器放在室温下作为参照,以检验各组的保温箱效果。实验结束后,将各自的实验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4.整理信息。在教材图表中,用条形图画出各组的实验结果,并通过分析条形图评价本组的实验效果。 5.展示交流。展示各自的保温箱,请介绍其保温箱的特点,分析保温效果好的原因,并对自己的保温箱提出修改方案。 三、科学在线 通过科学在线,了解纳米技术在保温方面的开发和利用,意识到高科技的发展,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意识到发明创造源于观察和人们的需要。 在课下阅读科学在线,并搜集更多的有关保温和散热的高科技方面的资料,制成资料卡,课上进行交流,以拓展视野。 四、拓展 帮助动植物御寒。 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法进: 1.设计活动方案。先讨论身边有哪些动植物,需要我们帮助过冬?怎样帮助它们过冬? 2.按计划分组或个人活动,活动中要爱护动植物,一定要注意安全,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活动结束后,写一篇日记,内容要生动、具体,要有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3.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活动日记,评价各自的活动情况。 五、科学阅读 通过科学阅读,了解可调光玻璃的发明过程和功能,体会到生物的特点对人类发明有重要的启示,仿生发明的过程是从观察开始的,是将观察到的生物现象与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实现的。意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的变化。思考下面的问题: (1)罗伊是怎样发现透明鸡蛋清遇热会变成白色? (2)可调光玻璃有什么功能?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