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686746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单元《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233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八年级,音乐,上册,简谱,单元
  • cover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首混声合唱是根据撒尼(彝族的一个支系)民歌及彝族民间艺人金国富的歌曲改编而成的歌曲表现了云南彝族人民在丰收后的节日里,与远方的客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心情,同时也表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习俗与风尚。 学情分析:学生们对民族音乐了解太少,学习没有兴趣,音乐欣赏能力不高,急待加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彝族的歌舞,乐于主动了解彝族的民俗风情,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彝族音乐的实践活动。 过程与方法:能够感受体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音乐情绪,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生活内容,懂得歌曲中衬词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能和谐地表演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欢迎走进今天的音乐殿堂,“音乐快车”将带领我们到彝族山寨做客,走进美丽的彝乡,感受彝族多彩的音乐风情。您们准备好了吗? 学生:准备好了? 教师:“音乐快车”出发喽!(播放混声合唱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片段) 教师:听———热情好客的彝族同胞正唱着歌欢迎我们的到来呢!我们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最灵,听一听他们采用了那种演唱方式? 学生:合唱。 教师:合唱可分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我们听到的是混声合唱,它是合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具体一般说来是由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四个基本声部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学习,学生学习掌握混声合唱的相关知识。) 2、介绍彝族历史 学生扮演彝族导游导语:欢迎来同学们来到彝族山寨做客,我们是导游,希望本次‘彝族音乐之旅',让大家走进美丽的彝乡,感受彝族多彩的音乐风情。(1)彝族主要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约有658万。彝族聚居地带群山耸立,河流纵横,高山深谷中散布着许多湖泊和平坝,构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2)彝族分支繁多如:撒尼人、阿细人、阿哲人等。(3)彝族音乐丰富多彩,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民歌分为:叙事歌、情歌、儿童歌、劳动歌、风俗歌。(4)彝族民间乐器有30多种,流传最广有芦笛笙、三弦 、月琴、巴乌和口弦。 (设计意图:通过小导游的讲解、观看彝族风景图片,让学生产生对彝族的直观印象,初步认识彝族。) 3、欣赏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教师: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火把节是彝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举行火把节的时间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同学们想不想参加? 学生:想! 教师:那入乡随俗,我们是不是也要学一首彝族的歌,以备火把节上表演?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后,谈一谈歌曲的情绪特点是怎样的?完整欣赏混声合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播放音乐视频)(板书: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4、讨论、淡一淡聆听完歌曲的感受,学生讨论歌曲的情绪特点? 教师:哪位同学能回答刚才的问题? 学生:热烈欢快的。 教师:情绪是欢快活泼、热情洋溢的。演唱的速度是否一直是一样的? 学生:不是,歌曲前部分演唱速度快,后面部分慢起渐快。 5、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 教师:非常棒!你听的真仔细。本首歌曲可分为两部分。歌曲作于1953年,是根据撒尼民歌及彝族民间艺人金国富的歌曲改编而成。歌曲表现了云南彝族人民在丰收后的节日里与远方的客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心情,也表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的习俗与风尚。 6、学唱歌曲,重点练习歌曲衬词。(哎--洛--哎--洛 --哎洛哎--塞洛类里--塞洛类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