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长在哪里》教学案例设计 一、教材分析 “蔬菜长在哪里”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水果和蔬菜”的第3课。“蔬菜长在哪里”以蔬菜作为学习素材,侧重学习蔬菜的生长环境,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蔬菜长在不同的地方。 这一课以绘本的形式展示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观察蔬菜生长的环境,认识常见的蔬菜是长在地里还是水里,长在地上还是地下,长在藤蔓上还是枝条上,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了解更多蔬菜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蔬菜的一些特征,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观察、交流、思考等能力。本课以绘本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能较快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蔬菜大多是采摘后的蔬菜,但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是了解蔬菜长在哪里。一年级的学生会相对缺少蔬菜长在哪里的生活经验,在条件允许下,带领学生参观菜园,了解蔬菜的生长环境,观察蔬菜长在哪里,将教学与实践融入一体。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呈现菜园里各种蔬菜的生长地方,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蔬菜长在不同的地方。 2.从学的方面来说,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合作探究,使之成为探究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菜园观察的实践活动,了解更多的蔬菜长在哪里。 四、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蔬菜的生长地方,如有的长在地里,有的长在水里;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地下;等等。 2.通过实地考察菜园,观察蔬菜的生长地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蔬菜长在哪里,培养小组的合作交流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使学生对自然充满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乐于参与观察和探究活动。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生活中常见蔬菜的生长地方,如有的长在地里,有的长在水里;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地下;等等。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观察并探究蔬菜生长的地方。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蔬菜卡片、菜园模型。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任务驱动 绘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彼得兔。彼得兔最喜欢逛市场,因为市场里有它最爱的各种蔬菜。可是,彼得兔非常好奇这些蔬菜都长在哪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为彼得兔解开心中的疑惑吧。(板书:蔬菜长在哪里)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以绘本的形式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熟悉的彼得兔形象深深印在学生脑海里,以彼得兔的疑惑———蔬菜长在哪里揭开本课的课题,故设悬疑,探究熟悉物质的未知领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活动探究 活动一:彼得兔走进菜园 绘本:有一天,充满好奇心的彼得兔想走进菜园里看看蔬菜长在哪里,我们跟着视频看看彼得兔在菜园里发生了什么事。 媒体:播放彼得兔走进菜园的视频。视频的内容是彼得兔走进了菜园,看到了好多种蔬菜,它忍不住偷吃了水萝卜、生菜和豆角,突然被农夫发现了彼得兔,农夫看到后非常生气,马上追赶彼得兔。在逃跑的过程中,彼得兔的衣服被农夫设下的网抓住。 提问:彼得兔被农夫的网抓住,谁有办法救出它呢? 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剪刀、把网解开等等),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讲述: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助手———哆啦A梦,需要同学们顺利通过3关,哆啦A梦就会从百宝袋中取一样物品营救彼得兔。 设计意图:以有趣的视频引出彼得兔走进菜园所发生的事,最后彼得兔被网粘住,此时,教师给每个学生冠上营救者的称号,需要学生闯关才能救出彼得兔,有了以上铺垫,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