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918021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 第8课时 创建表格展信息 闽教版

日期:2025-09-24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91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8课时,创建
  • cover
第8课时 创建表格展信息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围绕“制作阅读卡"主题,展开表格的制作活动。教材主要介绍了表格的 应用,学习插入表格、合并与拆分单元格、设置单元格大小、设置表格样式、底纹与边 框等知识,在制作阅读卡的过程中掌握表格的基本操作知识,在创新活动中,鼓励学生 进一步运用艺术字、形状、图片等元素修饰阅读卡,积累多种对象的综合操作经验。 本课为“Word基本操作”的第五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认识表格在生活中的应 用,掌握制作表格的基本知识。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文字、艺术字、图片、形状等元素的操作知识,但 尚未接触过表格的相关操作知识,所以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表 格及其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制作阅读卡的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 制作阅读卡的主题活动中,学习与探索插入表格、合并与拆分单元格、设置单元格大小、 设置表格样式、底纹与边框等操作,进而掌握表格的基本操作技能。 借助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表格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运用表格操作知识制作简单的表格。 教学目标 1.插入表格。 2.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 3.设置单元格大小。 4.设置表格样式、底纹与边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合并、拆分单元格。 2.教学难点。 设置表格样式、底纹与边框。 教学方法 1.观察分析法:用教材中图8—1、图8—2或生活中的表格实例,分析表格的结构, 让学生感性认识表格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演示讲解法:分享并演示合并与拆分单元格、设置单元格大小、设置表格样式、 底纹与边框等操作知识。 3.任务驱动法:以教材内容为主线,学生根据任务的具体要求,自主探究学习制作 阅读卡任务。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Windows 7操作系统、电子教室软件、Word 2013软件。 2.资源准备。 资源包(教材中图8 — 1、图8—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5分钟) 1.启发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 有见过表格吗?在哪见过呢? 2.展示实例。 (1)观察课程表(图8-1),值日生安 排表(图8—2)。 (2)分析表格:分析表格中的行数与 列数。 3.提示课题:表格在我们的生活中是 很常见的,我们可以根据学习、生活的需要 来制作表格。今天,一起来学习《创建表格 展信息》。 二、插入表格(4分钟) 1.设置情境:阅读能够拓宽我们的视 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在阅读中经常遇 见一些喜欢的词句,如果将它们放在表格 中,不仅能记录下来反复阅读,还可以分享给他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设计制作属于我 们自己的阅读卡。 2.讲解:插入表格之前,要先确定阅 读卡的行数与列数,可以通过思考或画出表 格草图的方式确定行数与列数。 3.演示操作:插入表格。 (1)插入表格; (2)录入行数与列数。 4.出示任务:根据阅读卡的行数与列 数插入表格。 三、调整表 格结构 (6分钟) 1.演示讲解:插入表格后我们根据需 要对表格的结构进行调整,可以通过合并或 拆分单元格调整表格,拆分或合并功能在 “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的“合并”功能中。 2.演示讲解:在“表格工具布局”选 项卡的“行和列"功能组中,还可以对表格 进行插入、删除行或列的操作,我们可以根 据实际需要进行操作。 3.布置任务:根据需要合并、拆分单 元格或插入删除行或列,调整好表格的结 构,并输入文字内容。 4.巡视指导。 5.邀请学生分享操作方法。 6.点评或者纠正、补充。 四、设置单元格大小与文字格式 (5分钟) 1.启发提问:有没有办法调整表格中“单元格”的大小呢?我们尝试把“感悟”所在行调高一些。 2.布置任务:探索尝试调整单元格的行高与列宽。 3.巡视指导。 4.邀请学生演示,转播学生屏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