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 浏览网页多评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在logo程序中用repeat 命令画正多边形。 2、学会用repeat 命令画图。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创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体验程序设计思想,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渗透爱国教育,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长大建设科技强国。 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协作学习的意识,养成主动探究、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2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文字处理、数据处理、windows画图、网络知识这些内容都深深的吸引了他们,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影视作品中的机器人,电脑黑客等这些涉及到程序的内容更是他们津津乐道的。Logo 很适合小学生学习程序思想,难度不高,作图巧妙,很好的融合了数学、计算机知识。通过前两课中学生表现,相信学生学习本课困难不大,定会对logo有进一步了解,作品创作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repeat 命令的使用。 ??? 教学难点:1、repeat 命令的综合运用。 ??????? 2、正多边形的数学特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画正多边形 (一)通过评价系统展示上节课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回顾 fd? rt 命令,提问画一个正方形?激趣导入。(2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看上节课大家任务完成情况。 老师展示评价系统中学生前节课的作品。 师:上节课,大家学的不错,谁来说说怎样画一个正方形?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用ppt课件展示创作过程。 引出:在这一组命令中,实际上用了fd 60 和 rt 90这两条命令,它们被重复使用了4次。Logo程序的许多例子中命令往往是重复的,为了把相同的命令简化,会用到重复命令,这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repeat命令。 出示课题:“第3课? 画正多边形” 说明:1、通过评价系统展示学生作品可以让学生目标清晰,任务明确。 2、通过PPT动画课件展示logo创作正方形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logo运行时海龟动作,因为在正常的logo程序中,海龟走的太快,学生看不到。 (二)新课讲解 环节1:教师带领学生快速浏览课文。(5分钟) 认识repeat 命令格式。 了解课文中的例子。?? 环节2:repeat 命令格式讲解? (2分钟) 师:对于需要多次重复执行的命令,不必像正方形那样反复输入,可用repeat命令。 ? 格式: repeat 空格 重复次数[命令组] ? 例如: repeat? 4[fd 60 rt 90] ? 强调:repeat命令后要有空格。 说明:教师演示不要太频繁,力求少而精,但教师演示时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听,悄悄看,长期坚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学生:教师讲完后学生立刻实践、学习repeat命令用法。 环节3:学生创作教材中三组实例,进一步学习repeat命令用法,教师个别指导(10分钟) 此环节中学生自学,创作出下列作品。 repeat? 3[fd 100 rt 120] repeat? 5[fd? 60? rt? 360/5] repeat? 6[fd? 60? rt? 360/6] repeat? 7[fd? 60? rt? 360/7] repeat? 8[fd? 60? rt? 360/8] repeat? 10[fd? 60? rt? 360/10] repeat? 360[fd? 1? rt? 1] 教师注意下列几点: Repeat 命令格式本身不是太难,学生按照课本,完全可以完成实例创作。难的是:正多边形的数学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大小明白,海龟旋转角度自然好确定。但对于五、六、七、八、十正多形就难理解了,这是中学数学内容。将这个数学难点先放一放,目的其一:留出更多的操作时间让学生通过完成实例体验Repeat 命令功能,其二: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要求程序设计这一块主要以体验为主。 注意观察学生,若出现共性问题,可以暂停学生创作,演示纠正问题。否则不要打挠学生创作。 注意观察优秀的学生,要求他们帮助有困难的。 提醒学生将作品传入电子评价系统,为环节4作好准备。 环节4:第一次评价学生创作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