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火山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火山喷发现象;能初步根据模拟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2)认识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辨证的说明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好处。 ?2、过程与方法:? (1)能用简单器材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2)学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流意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火山会给人类带来的不同影响。 (2)渗透科学自然观,体会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2学情分析 ? ? ?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真实的火山喷发,但学生可能在各种电视片中看见过真实的火山喷发,对火山喷发及危害有一定的认识。本课通过设计的“模拟火山喷发”活动,是学生初步了解熔化的岩石是怎样从地球内部喷发出的景象,从而对火山喷发的原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3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简单器材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难点: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火山爆发吗?请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信息。? ①播放火山爆发时的视频,认识火山喷发时的现象。?提问:看了这些视频资料,你有什么问题? ②学生发言 (从学生的讲述中选取“火山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形成的?”、“火山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等几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分析有关现象,做出假设。? ①提问:1.猜想火山是怎样喷发的? (地球表层有一层层的岩石,内部温度非常高,呈熔岩状态,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面,形成火山。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地震的发生。) ②提问:2.火山喷发的岩浆是如何运动的?? 学生做出假设,并对别人的看法发表意见。老师按学生的假设整理出几条意见。(地球内部的熔岩温度非常高,压力非常大,从地表板块裂缝处或薄弱处喷发出来,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喷出地面。)? 3、设计实验。? 各小组自行讨论:怎样利用桌上的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并汇报。? 4、?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方法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5、汇报、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 ?(1)在地面或桌面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锥形瓶放在铝盘子中间。 ?? (2)往锥形瓶中倒入50克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 ?? (3)在锥形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堆一样的纸片。 ?? (4)将50毫升醋倒入杯子中,然后加2-3滴红墨水。 ?? (5)慢慢的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 ? 6、讨论:通过实验,现在你们认为火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7、出示地壳变动,火山发生的课件,总结火山的成因。 (三)、认识火山的危害 1、师:是啊,真正的火山喷发更可怕,因为它给人类带来了危害,也就是灾难,你认火山喷发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2、学生交流:谈自己的认识 3、小结:(出示课件)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看看火山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 (1)、污染空气(?2)、烧毁森林(?3)、毁坏农田(?4)、覆盖城市和村庄。 4、师:火山喷发虽然可怕,难道只给我们带来灾难吗?它会不会带来好处呢?其实,上课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谁来说说看? (四)、认识火山的奉献 1、师:是啊,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一些美景,那么,火山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2、学生交流 3、讲解: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看看,(出示课件)虽然火山喷发十分危险,可是生活在火山旁的人还是不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