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254936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四年级上册6.23面团长大 教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337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岛,三制,2017,四年级,上册,6.23
  • cover
课题 23面团长大了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1 学习内容分析 《面闭长大了》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技术与生活》第二课时。本节课图示慢头图片,提出问题:“慢头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引导学生在观察馒头图片的同时根据生活经验引发对发面原理的思考,进而产生对蒸馒头整个过程强烈的探究兴趣。学生泡泡语“妈妈说做馒头时需要发面”。提示做慢头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一发酵,将工程与技术的课标点融入到课程中。通过实物展示及引领语、泡泡语提示,引发学生思考,为后续的探究与实践莫定基础。 教材包括一个活动:我们也来做头。教科书首先展示了三个同学在实验桌前将酵母倒入面粉的过程图。同时展示了蒸慢头所需用到的所有工具和材料,泡泡语提示“加入酵母”。目的是让学生观察蒸慢头都会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同时让学生知道发面前在面粉中放入了酵母,引发学生对酵母作用的探究。教科书随后展示了揉面、发面以及面团长大后揉馒头和蒸慢头的过程。并出示关键词“慢头是一种发酵食品”。旨在通过蒸慢头的整个过程理解发酵的作用。 本节课的拓展活动是通过图片展示,了解更多的发酵产品。通过部分发酵产品的展示,引导学生探究了解更多的发酵产品,让学生感受到发酵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 学科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 课标分析 科学知识:知道人工世界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 便利、快捷;知道设计包括一系列步骤,完成一项工程设计需要分工与合作,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任何设计都受到一定的条件制约。 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 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 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 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学情分析 已知:部分学生通过己有生活经验,根据生活经验初步了解蒸头的过程了解蒸馒头方法,从材料、工艺到方法认识蒸馒头,为本课的活动打下基础 未知:学生对具体的酵母作用及其工作原理不清楚 困难障碍:学生很多没有接触过手工制作馒头,缺乏生活经验。 学习目标 1.知道馒头是一种发酵食品 2.能从发面的过程中了解酵母的作用及发酵产品,掌握制作馒头的基本方法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面团发酵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4.感受到发酵对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 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点:了解酵母的作用及发酵产品,掌握制作馒头的基本方法 难点:了解酵母的作用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视频、图片等资料 教学过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生活情境引入 1.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初步感知科学的奥秘。 【问题导入】 1.课件出示大家了解馒头么? 教师出示馒头的相关图片,让学生交流分享关于馒头的知识,进一步了解馒头。 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学生 从不同的方面不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