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走进池塘 所属单元 第一单元 课 题 3.走进池塘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能发现生物之间互为食物的关系,并能以食物链的方式予以表现。 2.能模拟池塘制作生态瓶研究池塘生物之间的关系,并坚持长期观察和记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正确看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三、科学知识 1.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 2.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初步体会到生物是环境的一部分,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重点难点 1.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2.初步体会到生物是环境的一部分,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生态瓶的材料。 课前布置 观察周围动物、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教 学 过 程 修正、补充 一、教学导入 1、复习旧知:影响植物生长的四个因素是什么?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三大秘密武器是什么?动物适应气温变化的三种方式是什么? 2、教师出示池塘群落的挂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 3、提出问题:小池塘里生活着各种生物,它们是怎样生活在一起的呢?是互不干涉,相安无事,还是互为食物? 4、出示导学指南: 自主学习课本第11—13页,知道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一般从什么开始到什么结束?能以食物链的方式对各种食物关系予以表现。 二、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静思自学。 三、活动一:池塘里的生物吃什么 1、出示鱼、水虿、孑孓的图片,简单介绍后提问:它们的食物是什么? 2、学生汇报、老师点拨。 3、教师:你能把它们的食物关系排列出来吗? 4、学生排列: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 强调“箭头指向谁就是被谁吃”。 5、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6、总结: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子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事物链。(旁附“链子”图片以加深印象) 7、你还能写出自然界中其他的食物链吗?(师生共同完成) 草原上:草→昆虫→小鸟→鹰 稻田里: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森森中::青草→野兔→狐狸→狼。(树.长颈鹿.狮子) 池塘里:绿藻→浮游动物→虾米→小鱼→大鱼 8、分析多条食物链,提问:你发现这些食物链的共同特点吗? 9、明确: (1)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2)这些生物死后,又变成其他生物的食物。 10、点拨: “生产者”:生产者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或绿色植物。 “消费者”: 消费者为食物链的中的一个环节,代表着不能生产,只能通过消耗其他生物来达到自我存活的生物。 食物链总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结束。 四、指南车信箱:池塘里的微生物 1、学生阅读。 2、教师向学生补充介绍池塘里的微生物:池塘里的植物、动物大多能通过肉眼直接看到,微生物却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但微生物又是池塘里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员之一,它们在池塘群落的能量传递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是动植物尸体的分解者。 五、活动二:把池塘搬回家 1、过渡:为了便于我们观察池塘,我们可以在家里制作一个模拟的“小池塘”。 2、要想把池塘搬回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怎样做? 3、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完善自己的设想。 4、组装实验装置。 5、写出模拟池塘中各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影响它们生存的因素。 6、做好观察记录,并及时整理,分析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当堂测评 一、填空题 1.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像链条一样的联系,叫食物链,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请你根据食物链补充一种生物,将它们的食物关系写出来。 → → → 3.微生物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 4.吃与被吃的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们叫做食物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