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野玫瑰》 课型或模块 歌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舒伯特的生平故事,感受他的作品风格和特点,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世界古典音乐文化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唱准歌曲中的变化音,及各种音乐记号,了解这些符号以及前奏、间奏、尾奏在艺术歌曲的感染作用。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法有表情地演唱《野玫瑰》;能够听辨出歌曲《野玫瑰》的前奏、间奏、尾奏。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野玫瑰》;了解作曲家舒伯特及其音乐作品。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的变化音,及表达出各种音乐记号,理解这些符号在歌曲起到的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 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野玫瑰》,歌曲运用了叙事性和戏剧性的手法,叙述了原野上的红玫瑰,被一位轻浮的少年粗暴采摘,最终被玫瑰刺痛手的故事。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歌词内容的寓意,并结合实际渗透德育教育和环境教育。 全曲以分节歌的形式写成,在每段将近结束之前的延长音处,可感受到一丝忧虑的情绪。歌曲结构简练,旋律跳跃活泼,描绘了一个顽皮的少年边走边跳的形象。歌曲的变化音、强弱变化等知识丰富,主要通过唱准变化音,让学生了解变化音在艺术歌曲中所起的感染作用。 教学策略 本课要求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并汇报成果,通过演唱、设疑、提问、对比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的思想内涵与表现,让学生在聆听的同时,参与体验、讨论、探究分析、评价等鉴赏活动,总结艺术歌曲的基本特点,感受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初步感受浪漫主义初期的音乐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世界古典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结构图卡片,钢琴。 (第一课时)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观看ppt不同品种颜色的玫瑰盛宴,玫瑰非常的美,给人带来了美得享受,以至于很多重要的场合也用了玫瑰进行装饰,比如说很多婚礼的现场都用玫瑰摆出各种造型进行装饰。 学生观看不同颜色的玫瑰,感受玫瑰的美。 2、学生自主进行汇报。 1、多媒体ppt展示课题。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为本课后面的设计做铺垫,也直观带出了:美是我们天性中喜欢追求的。 展开阶段 二、歌曲学习: 1、了解《野玫瑰》的创作背景: 有“艺术歌曲之王”之称的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 2、这首歌的拍子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拍着拍子感受一下歌曲。 3、《野玫瑰》可分三种角色:旁白、少年、野玫瑰,听歌曲后叙述故事,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这三种角色的情绪是怎样的? 4、下面我们看看曲谱中有什么音乐符号是我们不认识的或是曲谱中加了某些音乐符号就使音乐的音高、力度发生改变? (1)展示学生找到的知识点:升记号“#” 延长记号“ ” 音乐力度符号“P、PP、mf (3)请同学随着老师的钢琴唱出升记号表现出的演唱效果。 (4)随着钢琴朗去朗读歌词。 (5)再次聆听歌曲感受变化音和力度还有音乐情绪的变化。 (5)随钢琴演唱歌曲。 5、找出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谈谈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6、 再次带着这三种不同的情绪用恰当的音乐情感随着伴奏演唱歌曲。 一、学习歌曲《野玫瑰》。 1、学生自由回答。 2、找找、唱唱 (1)学生分小组或个人尝试自学歌谱,找出歌谱中的难点和自己所知道的音乐符号。 (2)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提出自己发现的难点和自己所了解的知识点。 (3)全班跟钢琴视唱乐谱,反复听,多次唱。注意唱准变化音,唱好速度变化的乐句和乐句中的渐强渐弱。 3、读读、唱唱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