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教学背景分析 设计意图:本节课试图借助蛋壳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物品作为媒介,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活动结果的获得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学习探索的方法,并享受探索的乐趣。最后由薄壳结构拓展到学生并不熟悉的仿生学,了解仿生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在学生的生活经验里鸡蛋是易碎的,因而认为鸡蛋的承重本领是小的,所以让学生去观察蛋壳碎片,展现蛋壳的易碎。通过手握鸡蛋,感受鸡蛋壳的承重本领,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兴趣。在学生看来,鸡蛋握不碎可能是因为鸡蛋里面有东西的缘故,再提供鸡蛋壳让学生试试,体验蛋壳的承重本领,引导学生关注鸡蛋的形状。此时再设疑问,鸡蛋壳承重本领强,所以母鸡孵小鸡的时候不会将鸡蛋坐碎,那么小鸡又是怎么出来呢?引导学生模拟小鸡出壳,再次感受到拱形面的结实程度,最后再通过水滴实验让学生认清薄壳结构的原理。而本节课最后提到的仿生学,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可能都接触到但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再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仿生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教师准备: PPT课件、鸡蛋、鸡蛋壳、科学书、HB铅笔、吸管、滴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探索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了解仿生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鸡蛋壳的抗压能力 2、通过模拟小鸡出壳实验,初步学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欣赏和了解一些具有蛋壳形结构的著名建筑 2、能够在探究中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领域所起的重大作用 3、体验解决问题、发现答案的愉悦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拱形蛋壳承重本领大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薄壳结构原理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师:上课之前先来考考大家,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师:外面圆圆的,中间是白的;里面是黄的,好吃又营养。 生:…… 师:嗯,你们真聪明,我们再来一题。摸着硬邦邦,里边软晃晃;别说没啥用,孕育小生命! 生:…… 师:同学们,我们刚猜的两个谜语都和什么有关? 生:都和鸡蛋有关。 二、“脆弱”的鸡蛋 1、师:同学们都吃过鸡蛋是不是,你觉得鸡蛋的壳结不结实? 2、生:…… 3、师:鸡蛋的壳确实很脆弱。出示碎鸡蛋壳。 4、师:用手去捏一捏。 三、能顶“千斤”的鸡蛋 1、师:有人告诉老师,说鸡蛋的抗压能力非常强,你们相信吗? 2、生:…… 3、师:我来请我们班的大力士来做我的实验助手,帮助老师完成一个实验。 4、师:①把鸡蛋握在手心里 ②注意不能用手捏 ③用手握住,能不能捏碎鸡蛋 5、生实验 6、师: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跟什么有关?会不会跟鸡蛋壳有关? 7、生:…… 8、师:那你想怎么设计实验来证明鸡蛋壳的抗压能力很强呢? 9、生讨论 10、出示四个二分之一蛋壳。 11、师:四个蛋壳上面放书,你们想一想四枚蛋壳能承受多少本书?拿出实验记录单,谁来读一读。 12、师:你们先预测,将预测结果写在实验单上。 13、师:为了实验顺利,我们有什么注意点吗? 14、生:…… 15、师:将书用力放在板上行不行? 16、生:…… 17、师:请你们拿出实验材料,开始验证实验。 18、生实验 19、师:你们的鸡蛋壳碎了吗?一共放了多少本书? 20、生:没有碎。 21、师:放的科学书是不是比你们预测的多得多?那究竟鸡蛋壳能承受多少本科学书呢?这个悬念我们等会揭晓。 20、师:不过看来我们小小的鸡蛋壳确实有大大的承受力。 四、鸡蛋壳的秘密 1、师:鸡蛋壳外部的抗压能力这么强,不知道鸡蛋壳内部抗压能力怎么样?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