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 近 京 剧 ———唱、念、做、打”学京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打下基础。 2、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互动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弘扬中国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教学难点]京剧表演形式:念 、唱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营造京剧氛围,并充分用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表演过程,让课堂变戏台,使学生变成演员,身临其境。 2、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感受京剧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范唱《说唱脸谱》(以教师范唱经典名段激发学生好奇心) 引出“京剧”: 京剧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是从安徽起源的。话说1790年,乾隆皇帝过80岁大寿,一位官员为了给皇上祝寿,从安徽请来了当地非常有名的“四大徽班”进京演出,没想到在北京一炮打响,轰动了整个的戏剧舞台,从此,“四大徽班”留在北京,为了适应北京观众的欣赏习惯,和汉调相结合,不断的发展变化,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国粹—京剧。 2、提问:你对京剧了解多少? 京剧的行当:生 旦 净 丑 京剧的脸谱: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刻画人物的性格仅靠脸谱就足够了吗? 二、新授:京剧的表演形式:唱 念 做 打 1、“做”(表演、做戏) 【1】欣赏《拾玉镯》片段 师:片中表演是采用的哪种表演形式?(“做”)和生活中相比,有何特点? 讨论后总结:人们常说京剧表演中“无声不歌,无动不舞” 就是说京剧的所有念白都具有音乐性,所有的动作都具有舞蹈性。京剧表演动作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和动作。京剧表演讲究以虚代实,是一种虚拟的表演方式。富有节奏感、艺术性的舞蹈化。 【2】对比模仿“开门”和照镜子。(通过学生自己实践,体会京剧表演的夸张性、虚拟性、舞蹈性) 京剧表演中“做”是有别于生活的,那京剧中的说话和生活中是否一样呢? 2、“白”(念白) 【1】欣赏《拾玉镯》片段念白,区分了解京白、韵白 京白: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并使其节奏化、韵律化后语调清脆、活泼、流畅,通俗易懂。京剧中的彩旦、花旦和丑行,多是以念京白为主的。 韵白:主要是靠语言四声的高低变化,形成抑扬顿挫、韵律性很强的念白。京剧中的老生、青衣、花脸、武生、小生和老旦,都是以念韵白为主的。 【2】学生模仿《拾玉镯》片段念白,体验京白、韵白的韵味 用韵白表示对听课老师的欢迎“欢迎各位老师!”(让京剧走进身边,走进生活) 同学们念得非常好,老师相信大家唱的一定比说的还要好! 3、“唱”(唱腔) 【1】了解西皮、二黄 唱腔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艺术手段,也是区别剧种艺术风格的主要标志 西皮: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常用以表现激越、活泼的情绪。 二黄:旋律则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常用以表现深沉、平稳的情绪。 【2】欣赏《沙家浜》智斗选段 【3】学唱京歌《沙家浜》,体验西皮唱腔 4、“打”(武打) 介绍“毯子功”“把子功” 所谓“马鞭一挥走过千山万水、帅旗一打,带出千军万马”既反映出京剧表现的虚拟境界,也表现出京剧中有许多反映战争、打斗的场面。京剧里的武打场面是丰富多彩的,京剧的打,不是武术表演,也不是杂技,而是揭示人物性格的一 种手段。 毯子功:翻、跃、腾、扑等各种技艺,难度大、技术复杂。 把子功:传统的武戏中所用兵器道具的统称。 欣赏《三岔口》片段,体会与武术、杂技的不同之处。 5、拓展活动 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三岔口》配伴奏,让学生根据情境使用大锣、小锣小鼓等打击 乐器为情境配伴奏,体验打击乐对京剧表演所起的烘托、导引作用。) 三、总结 (图片展示:外国人对中国京剧艺术的喜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