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19185

大连理工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9.文件大家族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296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大连,理工,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文件
  • cover
《文件大家族》教学设计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关系以及路径的表示方法。 掌握在计算机中浏览文件的方法。 学会根据需要设置文件的查看方式。 2、过程与方法: 能够仔细听取他人的发言,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和运用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关系以及路径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需要设置文件的查看方式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   (1)任务驱动法:   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   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学生主体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独立观察,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咨询的作用。启发、诱导贯穿其中,创建自我探究的学习平台。   (2)讲解演示法: 窗口的查看,学生没有接触过理解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只要稍稍动脑就能马上反应过来的,结合课本内容与插图来共同讨论。   2、学法:   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应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在讨论的过程中,重在学生说出他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在情境中感悟,在解决问题中交流探索,在实践中内化、自悟。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观察”,让学生分组讨论具体感受信息的获取方法,二是,“自我感悟”,针对不同的任务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根据现有条件,选择最佳。三是:“尝试练习”,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体现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的优越性。  1、 情境导入: 老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图标,各个图标都代表什么含义?这样的导入设计意在创设真实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有明确了任务,利用学生对文件夹和文件的区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2、 探究新知:   本环节以任务驱动式展开分层教学。   任务一:   (1)小组同学相互讨论,举手发言,你是怎么区分文件夹和文件的?盘符有什么特征?   (2)阅读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图片给出了窗口组成的哪些信息。   (3)老师演示查看窗口的方式:共分为五种,学生交流,反馈信息。   这一环节是课堂内容的开始,我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以前知识的迁移,来发散思维,认识到窗口信息查看的方法,了解窗口查看的含义。本环节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任务二:   给学生出示卡片,要求学生按卡片上文字查看窗口,同时教师通过传纸条的游戏,来加深学生理解查看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窗口的表现形式有所认识和了解。然后学生比较五种查看方式异同。本任务是学生在听取了教师的讲解演示后完成,这样设计就是让学生在进行讨论、探究活动之前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不盲目去讨论、探究,让学习活动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同时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照顾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任务三: 自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独立完成查看窗口的修改日期。 学生展示:窗口的排列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独立完成操作。     3、总结归纳   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