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77618

北师大版七上数学 6.3.2频数直方图 教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3865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北师大,数学,6.3.2,频数,直方图,教案
  • cover
6.3.2 频数分布直方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 《频数分布直方图》属于统计领域,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3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对于直方图,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这是本学段的一种新的统计图。教科书利用问题介绍了根据频数分布表作出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以及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学习,对条形、扇形、折线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能针对相应的情境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描述。 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通过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学习,能更正确的认识统计方法的特点,从而对所学习过的三种统计图进行巩固学习。这又为本节课的认知奠定了基础。 2、积累的活动经验:通过前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在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收集数据的过程,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生活经验:现实世界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如英语、语文成绩统计的问题情境,生活中类似的这种情境很多。 三、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直方图,初步掌握直方图画法的基本步骤。 2、经历绘制频数直方图的过程,提高对直方图特点的认识。 3、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合作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2、难点: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划分组距。 五、教学策略分析 1、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使学生高效的内化所学知识,我利用平板发布视频与对应练习设置预习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与思考课堂学习内容,对模糊知识点产生质疑。 借助“四叶草”学习软件场上传学生作品,及时展示、交流成果,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多种学习方式并存。本节课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交互使用。同时还采用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形式,学生课下观看微视频,初步自学,课上交流,内化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习,“思”中发现,合作交流中提升。 课上教师借助电子白板、学生平板的功能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资源、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以下为我们学过的几种统计图: 问题: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各个统计图的特点吗?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预习反馈 提出问题 反馈问题:1、什么是直方图? 绘制频数直方图的基本步骤? 直方图在实际情境下的具体应用。 三、发现问题 感受新知 (一)下表是初一某班的同学入学信息表: 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以下为老师制作的图表: 2、你能类比上一题,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的成绩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3、小明觉得上面的方法很复杂,你能帮他改进吗?我们可以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 把上面这幅图的横轴(水平的轴叫横轴)略作调整。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直方图。 议一议:条形统计图与频数直方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联系———用途都是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具体数量.频数直方图是特殊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