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三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相传为一千五百年前晋朝桓伊所做的一首笛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 第一部分呈现了乐曲的中心音调,旋律以跳进为主,节奏平稳、舒展,附点音符的运用使音乐具有流动感。然后反复音乐主题,用古琴的泛音演奏,音色清澈透明,使人感到梅花的清纯、高洁。? ??第二部分速度加快,富于动态,表现出动荡不安的气氛。衬托出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下,傲然挺立的形象。? ????第三部分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节奏舒缓,好像经过风霜的梅花依然呈现出清纯、洁白的丰姿;此时的梅花不光有神有品,更有斗志昂扬的精神。 ???? 这首乐曲深受人们喜爱,流传千年,不仅是因为古琴那古朴、清幽的音色和优美的旋律,而且还因为它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景抒怀来赞扬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它已经超越了音乐的范畴,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是我国古代文人常用的乐器,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流水》《广陵散》《幽兰》等;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教学内容: 1欣赏古曲《梅花三弄》感受梅花刚毅坚贞的品格,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经典古曲的学习愿望。 2、了解古琴的历史文化及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3、唱会《梅花三弄》的音乐主题,达到熟悉经典、传唱经典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1、完整欣赏古曲《梅花三弄》,掌握音乐的结构及音乐表现的意境、内涵,感受梅花刚毅、坚贞的品格。? 2、了解古琴的历史文化内涵及音乐品格,激发学生探索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教学过程: 1、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音乐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记录了这一切(大家说说你知道哪些古乐器 )。 2、.老师总结引导并出示古乐器图片;非常好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古琴,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古琴的奥妙(这类乐器既有时代特征又有文化价值)。 3、导入:1977年,美国科学家选择了对世界文明有重大影响、代表地球文化精华的音响,刻成一张唱片搭载在“航行者号”太空船上,发往浩淼的太空,作为人类的使者去寻求“宇宙的知音”。被认为是“人的意识与宇宙的交融”的古琴曲《流水》即是其中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浑厚而空灵的琴声走入古琴的世界。 3、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等。至少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其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4、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认识古琴。(展示图片并播放视频) 5、谁知道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它们都包含了梅花)? 6、你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句(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2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7、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走进古曲《梅花三弄》。 8、播放音乐主题,请同学认识并视唱音乐主题。 9、分析乐曲结构体会音乐内涵: 古琴曲《梅花三弄》以泛音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三弄》。 第一部分是古琴在低音区出现的曲调,冷峻肃穆,勾画出一幅霜晨雪夜草木凋零,只有梅花傲骨静静开放的画面。 第二部分用一系列急促的节奏和不稳定的音符 ,表现出动荡不安的气息,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想象。突出刻画了梅花迎风斗雪的坚毅想象,在紧张的情绪表现中把乐曲推向了高潮。 第三部分的尾声,乐曲渐渐平息,不断飘出袅袅余音。仿佛在经历了风荡雪压的考验后,一切又回与平静,梅花依然将它清幽的芳香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