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第2课时) 1、(1)顺序结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不可缺少的基本结构,它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 (2)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复习回顾 程序框 名称 功能 终端框 (起止框) 输入、 输出框 处理框 (执行框) 判断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 起始和结束 表示一个算法输 入和输出的信息 赋值、计算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解:算法如下: 第一步:输入x; 第二步:如果x≥0,则∣x∣=x;否则, ∣x∣=-x; 第三步:输出∣x∣。 相应的程序框图如下: 练习、设计求一个数x的绝对值的算法,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结 束 Y N 开始 输入x x≥0? 输出(-x) 输出x 设计一算法,求和:1+2+3+ … +100. 第一步:确定首数a,尾数b,项数n; 第二步:利用公式“总和=(首数+尾数)×项数/2”求和; 第三步:输出求和结果. 算法1: 开始 结束 输入a,b,n S=(a+b)*n/2 输出S 新课引入 算法2: 第一步:从1开始将自然数1,2,3,…,100逐个相加; 第二步:输出累加结果. 1.上边的式子有怎样的规律呢? 2.怎么用程序框图表示呢? S=S + i 设计一算法,求和:1+2+3+ … +100. S=0 S=S + 1 S=S+ 2 S=S + 3 … S=S + 100 思考: 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这就是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 1. 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即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称为循环体。 循环结构有两种形式: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 见课本第10页 当型循环结构 满足条件? 循环体 Y N 当型循环结构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控制循环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则停止. 2.循环结构的算法流程图 直到型循环结构 条件 循环体 Y N 直到型循环执行了一次循环体之后,对控制循环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满足则停止. 3.循环结构的设计步骤 (1)确定循环结构的循环变量和初始条件; (2)确定算法中需要反复执行的部分,即循环体; (3)确定循环的终止条件. 4.循环结构的三要素 循环变量,循环体、循环的终止条件. 当型循环与直到循环的区别: ①当型循环可以不执行循环体,直到循环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 ②当型循环先判断后执行,直到型循环先执行后判断. ③对同一算法来说,当型循环和直到循环的条件互为反条件. (1)循环结构不是永无终止的“死循环”,一定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用条件结构来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2)循环结构在程序框图中也是利用判断框来表示,判断框内写上条件,两个出口分别对应着条件成立和条件不成立时执行的不同指令,其中一个指向循环体,然后再从循环体回到判断框的入口处。 (3)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或累加变量。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 例1、设计一个计算1+2+3+…+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算法如下: 第一步:i=1; 第二步:sum=0; 第三步:sum=sum+i; 第四步:i=i+1; 第五步:如果i不大于100,返回重新执行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否则,算法结束,最后得到的sum值就是1+2+3+…+100的值。 例1、设计一个计算1+2+3+…+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例1.设计一个计算1+2+3+…+100的程序框图. 开始 i≤100? 否 是 输出s 结束 i=1 S=0 i=i+1 S=S+i 解:由于加数较多,采用逐个相加的方法程序太长,是不可取的,因此应采取引入变量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