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76809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3:1.2.2 条件语句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50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0-2021,学年,高一,学期,数学,人教
  • cover
《条件语句》教学设计案例 【教材分析】 《新课标》要求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条件语句选自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3第1章第2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算法的概念、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并为以后学习循环语句作好必要的准备。因此本节的内容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例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的作用。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掌握条件语句的格式及功能。 ②能初步用条件语句设计算法,表达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习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步骤,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例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的作用。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掌握条件语句的格式及功能。 ②能初步用条件语句设计算法,表达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习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解决问题的步骤,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和体会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进一步体会算法思想的重要性,体验算法的有效性,增进对数学的了解,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2.通过感受和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和威力,形成自觉地将数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思想。 3.在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①两种条件语句的区别 ②条件结构和条件语句之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①条件语句的规范表达 ②条件语句的嵌套和并列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教学要以学生主动构建过程为核心。所以我们设置了学案,先学先练。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问题教学法。 2.学法 ①通过学案,自主完成对本节课的初步认识; ②学生动手展示,观察,对比,归纳总结。 【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通过先学先练,尝试写出简单的条件语句] [归纳概括,明确条件语句的两种结构及用法] [例题讲解,共同体验] [合作探究,展示纠错] [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活动过程: 1.教师引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自己的健康,医院的身高体重仪也多了一项功能:除了报身高体重外,还能根据身高体重值判断你是“偏瘦”,“正常”还是“超重”等。其实,仪器新增功能的实现,只需一个小小的程序,上完这节课,相信你也能编出这个程序。 2.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并通过视频让学生亲身体会,让学生感受数学是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欲望,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先学先练,预习展示,直入主题 活动过程: (1)结合导学案,进行问题引领: 1、编写程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这两个程序解决了怎样的数学问题?体现了怎样的数学思想? 3、如何将程序框图中的条件结构转化成对应的条件语句? 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 (2)结合问题,进入主题,教师进行精讲并板书。 观察两个程序框图,它们分别对应哪个语句呢? IF—THEN—ELSE形式 IF—THEN形式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进行总结,并在课件上进行展示: 1、以IF开头,以END IF结束。 2、需要先对条件进行判断,再执行语句体 3、如果在一个分支上包含算法的步骤,而另一个分支上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