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97696

2012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四章《图形的认识与三角形》第19讲 尺规作图与命题证明

日期:2024-06-1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14044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2年,命题,作图,尺规,中考,图形的认识与三角形
  • cover
(课件网) 第19讲 尺规作图与命题证明 考点知识精讲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举一反三 考点一 几何作图 1.尺规作图限定作图工具只有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 2.基本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以及线段的和、差;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以及角的和、差; (3)作角的平分线; (4)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 (1)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 (3)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 (4)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5)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4.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 (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 (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5.有关中心对称或轴对称的作图以及设计图案是中考常见类型 6.作图题的一般步骤 (1)已知;(2)求作;(3)分析;(4)作法;(5)证明;(6)讨论.其中步骤(5)(6)常不作要求,步骤(3)一般不要求,但作图中一定要保留作图痕迹. 考点二 定义、命题、定理、公理 有关概念 (1)定义是能明确指出概念含义或特征的句子,它必须严密. (2)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 ①命题由题设和 两部分组成. ②命题的真假:正确的命题称为 ; 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③互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每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真命题 错误 结论 (3)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因为定理的逆命题不一定都是真命题,所以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 (4)公理:有一类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伪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公理. 温馨提示: 对命题的正确性理解一定要准确,判定命题不成立时,有时可以举反例说明道理;命题有正、误,错误的命题也是命题. 考点三 证明 1.证明:根据题设、定义、公理及定理,经过逻辑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一推理过程称为证明. 2.证明的一般步骤:①审题,找出命题的 和 ;②由题意画出图形,具有一般性;③用数学语言写出 、 ;④分析证明的思路;⑤写出 ,每一步应有根据,要推理严密. 证明过程 题设 结论 已知 求证 (2011·杭州)四条线段a,b,c,d如图所示, a∶b∶c∶d=1∶2∶3∶4. (1)选择其中的三条线段为边作一个三角形(尺规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 (2)任取三条线段,求以它们为边能作出三角形的概率. (1) (2011·广州 )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a∥b,a⊥c,那么b⊥c;   ②如果b∥a,c∥a,那么b∥c;   ③如果b⊥a,c⊥a,那么b⊥c;   ④如果b⊥a,c⊥a,那么b∥c.   其中真命题是_____.(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2)(2011·黄冈) 下列说法中: ①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角的两边,则这两个角相等; ②数据5,2,7,1,2,4的中位数是3,众数是2; 【解答】(1)①②④ (2)C 如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D点是AC的中点, 延长BC到E,使CE=CD. (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过D点作DM⊥BE,垂足是M(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求证:BM=EM. 【点拨】(1)题属于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基本作图;(2)题需证△BDE是等腰三角形,再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BM=EM. 【解答】(1)如图,则直线DM即为所求. 1.如图,已知△ABC,分别以A、C为圆心,BC、AB长为 半径画弧,两弧在直线BC上方交于点D,连接AD,CD.则有(  ) A.∠ABC与∠BAD相等 B.∠ADC与∠BAD互补 C.∠ADC与∠ABC互补 D.∠ADC与∠ABC互余 答案: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线段CD=AB”是一个命题 B.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为三角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