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154024

湘艺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 第八课 数蛤蟆 教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201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艺版,一年级,上册,音乐,第八,蛤蟆
  • cover
数蛤蟆 教学目标: 感受感知并能准确掌握十六分音节奏; 体会四川民歌的特点,能运用明亮生动的声音,有趣的演唱童谣《数蛤蟆》; 能合作参与伴唱,并且运用打击乐器随歌伴奏。 教学重点: 1 教学难点: 能合作参与伴唱,并且运用打击乐器随歌伴奏。 教学设计: 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师:2/4呱 呱 ▏呱呱 呱 ▏咦,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啊? 生:青蛙、蛤蟆…… 师:同学们的小耳朵真灵敏! 青蛙和蛤蟆不仅长的像,它们的叫声也很相似,刚刚那是蛤蟆的叫声。它们那么有节奏的叫声,仿佛要告诉我们它们很高兴。它们为什么高兴呢?哦,原来啊!因为蛤蟆是有益的动物会保护庄稼,所以四川的小朋友喜爱它们还把它们编成了童谣歌颂它们。 (二)新课教学 1、解决难点,按节奏读歌词。 师:这首充满着喜爱之情的童谣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数蛤蟆》,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吧! (1)师范读,生跟读。 (2)感受感知十六分音节奏 a.师拍手示范十六分音节奏,生试着按节奏的读歌词,遇到十六分音节奏时不读出声,用拍手替代; b.师生共同准确的完成以上感知练习; c.简单介绍十六分音节奏。 2、学唱童谣《数蛤蟆》 师:四川的小朋友不单是将《数蛤蟆》编成童谣诵读,他们还编成了有趣的歌呢!你们听…… 初听童谣(播放范唱) 师:歌曲当中“太平年”、“花(荷)儿妹子兮,水上漂”是四川的方言,是歌曲的衬词,无实意。加入了这些衬词之后,歌曲就更加生动形象,更具地方特色和民歌味道,也表达出四川小朋友对蛤蟆的喜爱之情。 运用柯达伊手势学唱童谣 加入歌词,跟琴演唱童谣 3、运用四川民歌特点来演唱童谣 (1)联系旧知,点明四川民歌特点:明亮、高亢 师:还记得我们上学期欣赏过的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吗?(播放歌曲) 这首歌曲在音乐风格上有哪些地方比较相似啊? 生:两首歌曲都很活泼、很快、音很高…… 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全面,四川的民歌的特点就是明亮、高亢。这与当地人的语言习惯和性格特点有关。 (2)有表情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四川民歌的特点来演唱这首歌曲。(播放伴奏) 三、巩固新授,拓展延伸。 1、为歌曲部分乐句添加伴唱 a.练习伴唱乐句 b.加入伴唱完整表现歌曲 师:请用轻巧的、有节奏感的声音演唱伴唱 2.为伴唱加入打击乐器 3.分组(演唱、演奏、表演)完整表现歌曲 四、课堂小结 师:这首童谣因为加入了同学们的演奏和伴唱显得更热闹活泼风趣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并掌握了新知识———十六分音节奏,希望大家能记住并能运用它,还学习了一首有趣的充满浓郁四川民歌特色的童谣《数蛤蟆》,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