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248928

湘艺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 第一课 山村来了售货员|教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35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三年级,上册,音乐,一课,山村
  • cover
《山村来了售货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凭借标题,感受音乐形象,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再创作的能力。 3. 通过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了解民族乐器———唢呐,并了解其音色及其表现特征。 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形象,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准备: 图片、视频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反复听赏《山村来了售货员》主题音乐,进入教室 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这是什么?谁见过?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你们见过挑扁担吗?怎样挑扁担? 3、模仿挑扁担动作 师:一根长竹篙,两头拴着麻绳,麻绳上提着重物,为了让走路能轻巧一点,扁担挑起来是一闪一闪的,请你们跟着老师模仿一下。 4、什么人会挑扁担呢? 三、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 1、过渡语 师: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山村售货员,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营业员。大山深处有许多村子,村民们出来买东西很不方便,为了方便村民,山村售货员就担着货物到小山村里来卖。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关于山村售货员的乐曲———《山村来了售货员》。 2、介绍乐曲《山村来了售货员》 师:《山村来了_???è?§???_》是_????????°_创作于1972年的一首_??????_独奏曲。该曲以_???????°????_音调为基础,描述了售货员_??????_上山,热情为山村民众服务的情景,是一首反映农村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音乐轻快、诙谐,使人充分感受到售货员积极向上的_??????é??è??_和开朗热情的_?????????_性格。这首曲子创作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我国还比较贫穷、落后,经济不发达,货物紧缺,什么东西都得凭票供应,买粮要_?????¨_,买布要_?????¨_,买油要油票,有时有了票还不一定买得到,只有在城镇和县城才有_?°????é?¨_。经济不发达,交通情况也很落后,所以生活在山村里的人们非常缺货物,于是,城镇上的售货员每隔一段时间就挑着货物上山,_???é?¨??????_,把货物送到山民的手中。张晓峰先生感慨于此情此景,感慨于售货员为村民们热情服务,结合了东北民歌曲调,创作了此曲。 3、初听全曲,提出听赏要求 思考、讨论:音乐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轻快诙谐、中速稍快)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人和事?(乐观风趣的售货员) 师:乐曲《山村来了售货员》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描述了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赶路七个场景,下面我们就来分段欣赏乐曲,请大家听得时候思考,你听到的音乐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4、听赏第一部分音乐———赶路 (1)听赏乐曲第一部分 思考:第一部分表现的是什么画面? (2)再听音乐,随乐律动 A、随着主题音乐律动 师:让我们一起模仿售货员,随着音乐,担着小扁担走一走吧。 B、第一部分音乐律动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担扁担的巧劲。现在,售货员要到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去走买卖,途中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路。他可能会遇上什么状况呢?让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挑着你的小扁担,音乐会告诉你一路上遇到了什么。音乐会有变化,请你的动作也跟着音乐变化。(完整听第一部分音乐) (3)表现音乐主题 A、用da哼唱音乐主题 B、选择打击乐器或声势动作,用下面的方式为音乐主题伴奏 5、听赏第二部分音乐———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 (1)完整听赏第二部分音乐, 思考:第二部分分别表现的是什么场景? (2)分别欣赏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部分的音乐,并判断表现的是什么场景?模仿再现场景 (3)再次听赏第二部分音乐,学生边听边分析是什么场景 6、听赏第三部分音乐———继续赶路 (1)听赏第三部分音乐 思考:这段音乐跟哪一段比较相似?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情绪更加愉快) (2)再听第三部分音乐 师:同学们,挑起你的小扁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