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内容 梦中的额吉 学习目标 在聆听和学唱中,体验民歌的美,让学生逐渐喜欢听民歌、唱民歌。 欣赏《梦中的额吉》,体验蒙古族民歌宽广、深情的美感。感受歌曲松紧结合的节奏所营造的音乐意境。 掌握多声部节奏游戏《端午节》 教学难点 感受不同民族民歌的韵味。 尝试编创不同的节奏谱并朗读出来 先学研究 课前演说 温故知新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提问:你去过大草原吗?你心中的草原是怎么样的?想感受古诗中“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风情吗? 二、 展开 1、视屏播放《梦中的额吉》 师: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听完以后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它是哪个民族的?(说得非常好,这首歌曲是放牧时演唱的歌曲 叫《梦中的额吉》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副很有诗意的画面里),那么我们同学知道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吗?(蒙古族) 2、介绍蒙古歌、舞、语言中“额吉”的意思(母亲) 3.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哼唱旋律:打手号演唱两次,重难点在小附点,附点的节奏把握上。 5、多声部声势为歌曲《梦中的额吉》伴奏 4/4 0 0 0 X | 0 0 0 X ||(捻指) 0 0 XX 0 | 0 0 XX 0 ||(拍手) 0 XX 0 0 | 0 XX 0 0 ||(拍腿) X 0 0 0 | X 0 0 0 ||(跺脚) 三、 拓展 展示传统节日端午节节奏谱,小组合作练习 小组合作展示 总结 通过欣赏歌曲《梦中的额吉》了解蒙古民族的基本常识,通过多声部声势为歌曲伴奏这种形式参与艺术活动,感受美、创造美,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 过关评测 听歌曲、联想、选择景色图片 多声部声势为歌曲《梦中的额吉》伴奏 板书设计 《梦中的额吉》 速度 蒙古族 情绪 额吉—母亲 节奏 课后反思 在 节奏创编过程中由于时间把握不准确导致后面《端午节》节奏的练习时间缺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课堂时间的把握,避免时间的浪费。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