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沁园春(qìn) 怅寥廓(chànɡ)(kuò) 浪遏飞舟(è) 橘子洲(jú) 方遒(qiú) 百舸争流(ɡě) 峥嵘(zhēnɡ)(rónɡ) 百侣(lǚ)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当 (2)曾 (3)中 (4)空 2.语境辨析法 (5)当(dānɡ)“钱荒”来袭时,游离于金融监管系统之外的典当(dànɡ)行却“火”了一把。 (6)你还曾(cénɡ)记得曾(zēnɡ)祖父的嘱咐吗?你完成了多少? (7)金融地产能否(fǒu)咸鱼翻身,股指走势会不会否(pǐ)极泰来,人们拭目以待。 二、写对字形 (1) (2) (3) (4) (5) (6)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寥廓·辽阔 都有“广阔”“空旷”的意思。 “寥廓”侧重于指立体的范围。常用来形容天空等。 “辽阔”侧重于指平面的范围。常用来形容大地、海洋等。 (2)苍茫·苍莽 都表示“空阔辽远、无边无际”。 “苍茫”强调边际遥远朦胧,看不清楚,常用于形容大地、暮色。 “苍莽”侧重于阔大,适用于带草的旷野或是茂密的林地。 2.明确词义 (1)风华正茂:_____ (2)书生意气:_____ (3)指点江山:_____ (4)峥嵘岁月:_____ [答案] (1)风采才华正盛。 (2)词中指同学们意气奔放。 (3)评论国家大事。 (4)不寻常的日子。峥嵘,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 [语言运用]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和词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 携来百侣曾(zēnɡ)游。忆往昔峥嵘岁月惆。恰同学少年,年富力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改正:_____ [答案] 曾(cénɡ) 惆—稠 年富力强—风华正茂 候—侯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_____。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 A [这段话由“看”字总领,据此可排除C、D两项。从写景的角度看,作者在视角上,是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在逻辑上,是由点到面,由实到虚,只有A项是按照这一顺序写的。]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由于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一词的广泛传播,使橘子洲美誉广传,蜚声中外。正是这种自然天赐和历史文化的凝结,使橘子洲成为长沙的“瑰宝”,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 改正:_____ [答案] 主语残缺,应删除第一句中的“由于”或“使”。 [资料链接] 独领一代风骚的伟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诗人,书法家。他创作的许多诗词,气势雄浑,意境阔大,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表现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的情怀。主要作品:文章:《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诗词:《沁园春 长沙》《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蝶恋花 答李淑一》等。 《沁园春 长沙》创作于1925年秋。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开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