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577826

大象版六年级心理9爸爸妈妈 我想对您说 教案

日期:2025-04-22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115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大象,六年级,心理,爸爸,妈妈,我想
  • cover
爸爸妈妈 我想对您说 设计理念: 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还是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要致力于生命的发展和完善,要倾力于对生命的关怀与激励。在独生子女、隔代教育、留守儿童等多种原因导致的亲情缺失,感恩淡漠,自我为尊等问题的疏导与引领中,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去认知,去感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与学会适当地表达。 能力方面目标:学会学会理解,学会与父母借助沟通解决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知识方面目标:了解影响沟通的原因,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重点: 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并懂得悦纳、感恩与回报。 教学方法: 心理引导是一次丰富情感的过程,是一次丰富人生阅历的过程,是一次生活实践与品行训练的过程。“拥抱亲情,感恩成长”贵在“情”,所以,整个过程以“情”促议,用“情”感化,“情”中启迪,“情”中升华,激荡生命情怀,绽放生命光彩。情因理解愈浓,心因感恩愈暖。 教学准备: “心愿卡”,调查表、亲情故事、课件、音乐视频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情。 1、课前欣赏:音乐吟唱《游子吟》 2、谈话导入:听到这悠扬的歌声与吟唱,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谁?师生交流、板书:爸爸妈妈。 4、过渡引言:世上有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这本书叫做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陪伴我们成长。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诗词歌赋;有多少演绎亲情的感人故事。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故事小屋,去感受亲情的力量! 二、回顾体验,铭记亲情。 1、师生交流:你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读懂了什么? 2、情感串联:孟母三迁,成就了孟子的传奇人生,演绎着母爱的伟大无私。为了孩子,不在意生活被干扰,不计较付出的艰辛有多少,孟母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孩子在哪,家就在哪;孩子在哪,心就在哪(出示课件)。 3、母爱链接: 请翻到P49,快速浏览断机教子的故事,用波浪线标记孟母的教诲。(找出后指生读) 4、体验交流:孟母是想告诉儿子什么道理?(学生交流)这不仅是孟母对儿子的教诲,也是天下母亲对孩子的期盼。教我们学习,教我们做人,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母亲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孩子在哪,心就在哪;孩子在哪,希望就在哪!(出示课件齐读) 5、视频感受:无论你的母亲是普通人还是名人,她都有满腔的爱与牵挂。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倪萍为了患病的儿子毅然辞职,12年奔波在医院与家之间,陪伴儿子与病魔抗争。我们听听这位母亲的诉说。(观看《朗读者—姥姥语录》倪萍视频交流感受)。 6、交流活动: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中关爱你,令你难忘的事。过渡:是的,这就是父母,这就是亲情!无论贫穷还是疾病,苦难还是历练,都无法动摇他的守护与牵挂。爱需要体验,更需要铭记!(板书:体验、铭记) 三、理解沟通,拥抱亲情。 1、拥抱篇—爱需要理解: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父母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操劳。但很多时候,因为偏见和任性,我们却误解了那份浓浓的爱。 2、一碗馄饨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你读懂了什么? 3、情感点拨:父母的爱无微不至,触手可及,我们开始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苛责索求。可是,我们却忘了爱需要理解、珍惜!(板书:理解、珍惜) 4、出示对比图片,感受父母的付出与无私:看———烈日炎炎下,父亲笔直的脊梁弯成了一座山,孩子却在沉迷网络;破旧不堪的瓦窑里,瘦削的父亲扛起了一堆堆砖瓦,为了孩子,再苦点也无所谓,孩子却在抽烟喝酒,一掷千金;农忙时节,爸爸妈妈忙成了陀螺可却故作轻松地说:孩子,家里的活你不用操心,好好读书就行!孩子却在…… 5、自出生起,我们做了愧对父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