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79932

11.1.6祖暅原理与几何体的体积(第1课时)教案-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四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600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1.1.6,高一,第四,必修,2019,人教
  • cover
11.1.6祖暅原理与几何体的体积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结合学生已经学习掌握的相关知识,了解祖暅原理;通过祖暅原理得到柱锥的体积公式;   2、 训练学生借助柱锥的体积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让学生在利用祖暅原理得到柱锥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体会转化与化归思想,培养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的学科素养.   教学重点:   棱柱、棱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祖暅原理,借助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求棱柱、棱锥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1:我们知道,一个几何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称为这个几何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以高.那么你能否求出其他几何体的体积呢?   【学生活动1】   1、学生自主通过探讨完成课本第82页上面的“尝试与发现”;   2、让学生对结论的文字特征进行分析.   问题2:我们得到了祖暅原理,那么柱体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共同特征是什么呢?它的体积公式是什么呢?   分析:由祖暅原理可知,等底面积、等高的两个柱体体积相等.我们学过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所以如果柱体的底面积为S,高为h,则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   【设计意图】   问题1的“尝试与发现”,是对学生以往所学柱体的体积知识的深化和小结.到此为止,总结了初中所学的柱体体积公式等于底面积乘以高.问题2的设计要引入祖暅定理,充分体现空间与平面问题的相互转化的思想,利用祖暅原理,推出几种几何体的体积.但要注意重点不是结论,而是对几何体结构特征的分析,正是基于这种由体截面,由面生成体的转化思想,才顺理成章的求几种几何体的体积.   问题3:由祖暅原理可知,等底面积等高的两个锥体体积是什么关系?   分析:当锥体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时,得到的截面与底面相似,而且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的距离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之比,从而由祖暅原理可知等底面积、等高的两个锥体,体积相等.   【设计意图】   问题3的设计,是将锥体和柱体做类比推理,学生已经知道柱体的体积公式,把柱体和锥体的几何特征作类比,再得出锥体体积规律.我们在研究数学的问题时候,经常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性,推测一类事物具有与另一类的事物类似的性质.   【学生活动2】   1、学生自主通过动画展示探讨完成课本第83页上面的“尝试与发现”;   2、让学生对结论的图形特征进行分析.   问题4:直三棱柱和三棱锥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由此能得到三棱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分析:直三棱柱可以分成三个三棱锥,如果锥体的底面积为S,高为h,则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2的“尝试与发现”,是让学生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感受三棱柱切割成三个三棱锥的过程,探索三个三棱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探索三棱柱和三棱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然后再进行归纳推理,得出锥体的体积公式. 这种研究数学问题的推理方法,叫做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培养学生转化与划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例题讲解,深化理解   例(课本83页例1)   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求棱锥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之比.   思考:1、长方体和锥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呢?   2、这个棱锥的体积如何求?谁是底,谁是高?   3、为什么它是底,它是高?   解:已知的长方体可以看成直四棱柱设它的底面的面积为S,高为h,则长方体的体积为 因为棱锥可以看成棱锥,且的面积为棱锥的高为h,所以 因此所求体积之比为 .   反思:1、还有其他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