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649827

【精品解析】宁夏海原县第三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

日期:2024-06-0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3117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宁夏海,原县,第三中学,2017届
    宁夏海原县第三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6九上·海原月考)下列四组消化液中,都含有淀粉酶的一组是(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肠液、胰液 C.唾液、肠液、胰液 D.胰液、肠液、胆汁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将糖类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对脂肪和糖类不能消化。肠液里面含有胰腺、肠腺等分泌的多种消化液,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还含有肝脏分泌的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乳化脂肪,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所以都含有淀粉酶的一组是唾液、肠液、胰液。 故答案为:C 【分析】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营养物质的种类 消化场所 消化酶或消化液 消化产物 淀粉 口腔、小肠 唾液淀粉酶、肠液、胰液 葡萄糖 蛋白质 胃、小肠 胃液、胰液、肠液 氨基酸 脂肪 小肠 胆汁、肠液、胰液 甘油、脂肪酸 2.(2017七上·徐州月考)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C.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答案】C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小肠是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小肠长约5—6米,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增大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且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也与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相适应。但是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而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小肠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3.(2016九上·海原月考)人体内血液流经下列哪一部位时,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 A.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B.左心室到主动脉 C.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D.右心房到右心室 【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通过体循环,将富含养料和氧的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因此人体内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故答案为:A 【分析】体循环途径: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血液成分的变化:由动脉血→静脉血. 发生变化的部位:全身毛细血管处. 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肺循环途径:血液从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血液成分的变化:由静脉血→动脉血. 发生变化的部位:肺泡外毛细血管处. 4.(2016九上·海原月考)血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是 (  ) A.血小板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浆 【答案】A,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所以没有细胞核的有红细胞和血小板。 故答案为:AB 【分析】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红细胞 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