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740519

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13701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 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课是数学北师大版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2、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移项.是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在方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解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中都要用到. 二、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较弱的特点,本节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动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采取游戏、讨论、思考、观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逐渐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激发解方程的欲望,并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观察、归纳,独立发现移项法则. 2.通过游戏活动加深移项法则,并熟练运用法则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与难点: 重点:移项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移项的同时必须变号.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郑州的垃圾分类分为四类: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我校七年级7班数学建模兴趣小组,针对垃圾分类,做了如下调查,7班全班一天的厨余垃圾为8千克,厨余垃圾是其他垃圾的5倍少2千克,请问其他垃圾有多少千克? (二)、探究新知 1、移项 教师:你会解方程5x-2=8 ,7x=3x-5吗? (1)与原方程相比,哪些项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些没变? (2)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是否发生了变化?没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是否发生了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要求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上述演变过程中,方程的哪些项改变了在原方程中的位置?怎样变的?改变的项有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并进一步讲解: 把原方程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移项的要点: (1)移项的根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 (2)移项要变号,没有移动的项不改变符号. (3)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常数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2、游戏活动.让学生以游戏活动上讲台演示移项法则.演示例题 (1)2x+6=1(2) 演示过后并让学生演板解出来解.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找出错误,并说明理由,教师点评归纳总结出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1)移项 (2)合并同类项 (3)系数化为1. 3、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 下面是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 问:一个月内,通话时间是多少分钟时,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的费用一样? 方式一 方式二 月租费 50元/月 10元/月 本地通话费 0.30元/分 0.5元/分 解:设通话时间t分钟,则按方式一要收费(50+0.3t)元,按方式二要收费(10+0.4t).如果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的费用一样, 则50+0.3t=10+0.4t 移项,得0.3t-0.4t=10-50 合并同类项,得-0.1t=-40. 系数化为1,得t=400. 答:一个月内通话400分钟时,两种计费方式的费用一样. (三)、练习巩固 教材第136页“随堂练习”. (四)、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外作业 教材第136页习题 5.3 第 1,3 题. 选做题:把一批图书分给七年级某班的同学阅读,若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若每人分4本,则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移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出移项的定义,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移项的法则.学生对移项的掌握比较牢固,但移项时要“变号”这个问题,个别学生掌握得不够扎实,不能灵活应用,需要加强练习.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利用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及移项法则解简单的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