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首混声合唱是根据撒尼(彝族的一个支系)民歌及彝族民间艺人金国富的歌曲改编而成的歌曲表现了云南彝族人民在丰收后的节日里,与远方的客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心情,同时也表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习俗与风尚。 学情分析 学生都对民族音乐了解太少,学习没有兴趣,音乐欣赏能力不高,急待加强。 教学目标 1、喜欢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的歌舞,乐于主动了解彝族的民俗风情,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彝族音乐的实践活动。 2、能够感受体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音乐情绪,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生活 内容,懂得歌曲中衬词的作用。 3、掌握混声合唱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体验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扮演彝族导游导语:欢迎同学们来到彝族山寨做客,希望本次‘彝族音乐之旅',让大家走进美丽的彝乡,感受彝族多彩的音乐风情。 3、介绍彝族历史 (1)彝族主要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约有658万。彝族聚居地带群山耸立,河流纵横,高山深谷中散布着许多湖泊和平坝,构成又优美的自然景观。 (2)彝族分支繁多如:撒尼人、阿细人、阿哲人等。 (3)彝族音乐丰富多彩,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民歌分为:叙事歌、情歌、儿童歌、劳动歌、风俗歌。 (4)彝族民间乐器有30多种,流传最广有芦笛笙、三弦 、月琴、巴乌和口弦 。 (5)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火把节是彝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4、欣赏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5、讨论、淡一淡聆听完歌曲的感受,学生讨论歌曲的情绪特点? 6、歌曲的创作背景 歌曲作于1953年,是根据撒尼民歌及彝族民间艺人金国富的歌曲改编而成。歌曲表现了云南彝族人民在丰收后的节日里与远方的客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心情,也表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的习俗与风尚。 7、介绍歌曲的结构: 这是一首混声合唱歌曲,分为两大部分。 8、学习音乐知识--混声合唱 混声合唱是合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 合组织的合唱。 具体一般说来是由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四个基本声部组成的;每个基本声部又可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分声部,如女高音声部(第一女高音声部 第二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第一女低音声部 第二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第一男高音声部 第二男高音声部)、男低音声部(第一男低音声部 第二男低音)。 9、学唱歌曲,重点练习歌曲衬词。 (哎--洛--哎--洛 --哎洛哎--塞洛类里--塞洛类里--塞) 10 、聆听奥运会闭幕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分析对比二首歌曲的不同 特色。 民族唱法--传统彝歌的风格 通俗唱法--感染力强,流行音乐风格 11、制作简易乐器,为歌曲伴奏。 材料:塑料瓶、沙粒。 方法:用塑料瓶装上一些豆粒或沙粒,将其封死,既可作成一个沙槌。 12、“赛歌会”你会唱哪些彝族歌曲? 1 、“赛歌会”将学生分两组,看哪一组唱得多、唱得好 。 2、 男女生分组赛歌 3、 老师总结 13、艺术实践———学跳彝族舞蹈《阿细跳月》 1、讲述跳月的故事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草坪上举行舞会。小伙子们手拿、月琴、口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 2、欣赏舞蹈《阿细跳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