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858415

青岛版(六三学制)(2001)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25.生物的启示 教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798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案,青岛,科学,生物,六年级,上册
  • cover
<<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 一 课标要求 使学生了解仿生过程,认识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本课以学生研究葱叶的典型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建构模型,搜集有关仿生学的信息资料,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仿生,怎样进行仿生,知道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感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三 学情分析 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仿生发明,如雷达,飞机等,对仿生发明充满了兴趣。但是,对仿生的过程不清楚。 四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观察,实验,制作,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 2情歌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知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科学知识:认识生物与环境相适宜的事实,总结归纳,认识仿生,使学生了解仿生过程,认识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五 重点难点 了解仿生过程,认识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六 课型及课时 实验探究课 1课时 七 教学准备 剪刀,胶带,胶水,鲜葱叶,搜集仿生发明资料。 八 学生评价方案 1 说出仿生的一般过程 2 在实验中发现拱形结构抗弯能力强,你能根据这个特点进行仿生发明吗? 3 尼龙搭扣和仿生兽的发明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九 教学过程 基本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 一、 初步探究 1.出示葱叶,找大力士吹弯葱叶 2.引导观察,提出问题并猜测:葱叶为什么吹不弯? 1.吹葱叶比赛,发现不容易吹弯。 2.观察葱叶,认识筒形结构。 3 猜测,抗弯的原因-筒形。 调动学生积极性,认识筒形结构, 二、 深入探究 1.引导,能否用其他材料代替葱叶实验。 2.出示纸。点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3. 小组内巡视指导。 4. 指导得出结论。 5. 联系生活。 1.学生用纸建立模型。 2. 设计对比实验。 3. 学生分组自主实验。 4. 全班交流汇报,得出结论:筒形结构比平面结构抗压能力强,抗弯能力强。 5. 了解筒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建立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对模型进行检测。用多种方法验证筒形结构比平面结构抗弯能力强。 三、 总结仿生过程 1.引导学生分析“葱叶-模型-钢管”的仿生过程。 2.课件展示各种仿生发明。 3.引导归纳总结仿生的一般过程。 4.介绍仿生学。板书课题。 1.学生列举其他仿生发明实例。 2.归纳总结“生物特点-建立模型-模型检测-生产产品”的一般仿生过程 从众多仿生实例中归纳总结出仿生的一般过程。 四、 拓展探究 1.课件出示发明小故事。 2.提出问题,拓展探究:用一张纸加固平面桥模型。 3.展示拱形。介绍拱形建筑,薄壳建筑例子。 4.引导课外探究:观察树叶,树叶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1.学生阅读故事,交流感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仿生发明不神秘,我们也能进行仿生发明。 2.哪个小组的模型桥放的硬币多。学生尝试不同方法。 3.课外探究。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拓展学生探究,了解拱形,薄壳建筑的仿生。 十 知识链接 _?????????_是一门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科学技术。 仿生学(模仿鸟类) 仿生学一词是1960年由_??????__???è???°?_根据_?????????_“_bios_(生命方式的意思)”和字尾“_nlc_(‘具有……的性质’的意思)”构成的。这个词语大约从1961年才开始使用。某些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制造的机械都优越得多,仿生学就是要在工程上实现并有效地应用生物功能的一门学科。例如关于信息接受(_???è§????è??_)、_?????????é??_(神经功能)、_è????¨??§?????????_等,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