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915381

第一单元《平湖秋月》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9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一,单元,平湖秋月,教学设计
  • cover
广东音乐《平湖秋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听唱、跟唱、学唱,欣赏广东音乐《平湖秋月》,初步了解广东音乐的点。 过程与方法:共同探讨广东音乐的风格,与其他音乐风格进行对比,并了解其相关文化及艺术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广东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弹奏、学唱《平湖秋月》的主题。 难点:分析广东音乐的特点,体会音乐的内在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响、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广东音乐《彩云追月》,营造活泼轻松的氛围。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吗? 这首曲子是哪个地方的音乐呢? 二、导入新课 1、通过问答,引出课题:广东音乐。 我国民乐的三种主要类型: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吹打音乐。今天我们讲的是广东音乐。 2、同学们去过西湖吗?西湖美不美? 简介西湖,播放西湖相关美景的图片。 本次课程我们学习的乐曲就是以十景之一“平湖秋月”命名,描写了月夜西湖美景。 三、新课教学 1、歌曲简介 《平湖秋月》原是一首粤曲,源于北方小调《闺舞》,又名《醉太平》,后经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改编为民族乐曲,广泛流传在粤剧音乐中。其借景抒情、格调清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及连绵不断的抒情性。旋律明媚流畅,音调婉转,描绘了中国江南湖光月色、诗情画意的良辰美景,有淡泊悠远、虚无缥缈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与热爱,成为广东音乐中的名作。 1975年,作曲家陈培勋将其改编成为钢琴独奏曲,使得这首富有中国特色的乐曲更加广为人知。 创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吕文成于中秋时节畅游杭州西湖,西湖美丽的景色,使他感慨万分,触景生情,遂创作了这首描写月夜西湖景色,赞美大自然好风光,曲调轻柔秀美的作品,表达他对西湖美景的感受。1975年由作曲家陈培勋先生将此曲改编成钢琴独奏曲。改编曲运用丰富多彩的伴奏织体,将波光粼粼、闪烁不定的景象表现得更加细致入微,使其成为一首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特点和印象派音响效果、浪漫派作曲技法的优秀钢琴曲。 3、欣赏《平湖秋月》。 多媒体播放高胡版《平湖秋月》和钢琴弹奏《平湖秋月》,体会不同乐器在乐曲表现方面有什么不同。 4、播放钢琴伴奏,范唱。 5、使用钢琴伴奏,带唱《平湖秋月》。 6、跟随伴奏,学唱《平湖秋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平湖秋月》,这是广东音乐抒情乐曲中的佳品。乐曲以清新明快、悠扬华美的旋律,描写了杭州西湖的胜景之一“平湖秋月”。乐曲奏出诗般的意境,也寄托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渴望太平的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描绘了中国江南湖光月色,诗情画意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与热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