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新人教版 2022高考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课标要求 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考情分析 从内容上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每年都有所涉及,实践的概念及特点也有考查。 从形式上看,往年高考中,既有大量的选择题,也有相当比例的非选择题。选择题以漫画、古诗文以及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非选择题往往以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 学科素养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理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解释当前社会现象中的突出问题,并对相关信息和推理进行检验和评价,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备考策略 关注改革发展、社会进步、先进典范、重大时政,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行为选择,树立正确的认识观。 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的条件性;形成哲学知识体系,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 录 目 体系构建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 时政链接 核心考点一 实践和认识 第一部分 体系构建 Part one 实践 含义 特征 认识 决定 反作用 客观物质性 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来源 动力 检验唯一标准 目的 第二部分 核心知识 Part two 背景材料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院士灵骨安放仪式现场,袁老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写下的这句话。网友:您的叮嘱,我们永远不会忘!一起再送袁老一程! 11月15日,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仪式举行。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这位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人与世长辞,但他牵挂的杂交水稻事业仍在捷讯频传。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袁隆平的一个梦想,他曾说:“全世 界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有一半稻田是杂交稻,每 公顷增产两吨算,可以增产一亿六千万吨粮食,能多养四到五亿 人。中国的水稻将为人类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但杂交水稻的 培育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 曾是学界的普遍共识。真是这样吗?袁隆平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 束缚,义无反顾地选择攻关水稻杂交优势利用。从1964年开始, 他带着学生,在稻田里从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入手,用“三系” 法研究杂交水稻。他举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终于在第十 四天发现了第一株雄性不育株;此后,他带领助手用上千个水稻 品种进行了3000多次试验。直到1970年才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 突破口。1973年,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如今, 几代年轻的科学家已经逐渐接过种业振兴的担子,继续攻坚在一 块块水稻试验田中。 10月26日,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 ,双季稻测产结果为1586.86公斤,也实现了双季稻亩产1500 公斤的攻关目标,创造了当地双季稻亩产最高纪录。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①实践的主体:人类特有的活动,以人为主体。 ②实践的对象:客观世界 ③实践的性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存在 变为现实的存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 √ 1、蜜蜂筑巢。 2、“共同富裕”政策。 3、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特大桥合龙。 4、教师讲课。 5、学生认真学习。 6、天宫问天 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 2.实践的基本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①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无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还是实践的对象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