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2996

8.3法治社会(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4196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法治,社会,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3法治社会 教学学设计 【课标要求】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核心,探究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 第八课围绕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的问题,重在从宏观上说明建设法治中国的措施,国家提出来了“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主要探究了:法治国家的内涵,建设法治国家的举措,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法治政府的标准,建设法治政府的举措,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法治社会的内涵和怎样建设法治社会。 第三框“法治社会”,阐述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系统阐释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意义,与前两框一起构成了法治中国的体系,明确了建设法治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和国家统筹 【教学目标】 1.明确法治社会的内涵和要求。 2.理解法治社会的意义。 3.明确建设法治社会的具体要求。 4.建设法治社会的目的不是全民守法。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阅读分析新闻材料,坚持依法治国,坚信在依法治国下的中国能实现法治社会 2、科学精神:明确依法治国,立足我国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 3、法治意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推动依法治国进程,认识建设法治社会意义 4、公共参与:树立法律的权威,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教学重点】理解法治社会的含义及要求;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 【教学难点】法治社会的含义及要求;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阅读材料 新学期伊始,校园里充满着生机与希望。佳木斯市向阳区人民检察院“向阳树”未检工作室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走进市第一中学为同学们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以《第二十条》为背景的“开学第一课”。此次课程聚焦“拒绝校园欺凌 共建法治社会”,旨在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筑牢法治与安全的基石。 思考:从法律角度,我们应该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呢 学生思考回答:法治社会 师:那么,什么是法治社会?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法治社会?怎样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呢?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和目录———法治社会 总议题:拒绝校园欺凌 共建法治社会 议题1:持续唤醒“第二十条”,理解什么是法治社会 议题2:共筑校园防欺凌安全墙,如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第一幕:法治社会的内涵 议题一:持续唤醒“第二十条”,理解什么是法治社会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面对校园霸凌,小伙见义勇为,可结果却让人心寒》并阅读材 日前,湖北襄阳,一段大妈连续划伤数辆奔驰,嫌停车场车辆影响跳广场,称想让车主知难而退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画面中,只见一辆黑色奔驰车身的划痕较长,甚至一圈都划完了,划的还比较深,可以见底漆。目前大妈已被拘留,民警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据了解,事发于5月7日,在湖北襄阳,一大妈因为觉得停车场停放的车辆影响自己跳广场舞,因此连续划伤数辆奔驰。据民警表示,被划伤的车辆均都正常停放,被划车辆的车主对此表示很无奈。 议学问题: 对于应不应该道歉,社会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法亦有情,不道歉;法不容情,道歉。因为见义勇为打伤同学,你会道歉吗?当“见义勇为”被社会所质疑和讨论时,这还是我们所说的法治社会吗?何谓法治社会? 学生讨论回答:结合教材关于什么是法治社会进行梳理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公民的法律意识太弱,国家法律没有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没有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