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05404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诵读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321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cover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 教材分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去的山水行程,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抒发作者直抒胸臆,即写了离别愁绪,又表达了对回归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这首词比喻新颖,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自然、富有真实情感,轻松活泼、耐人寻味。构思别致,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 教学目标: 1.复习词的相关知识,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的韵律美。 2.在反复诵读、品味中,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词中蕴含的道理,应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人生。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词中蕴含的道理,应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人生。教学过程:   一、离别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小学校园生活,即将与老师、同学们离别。离别意味着不能经常见面、聊天。当然,同学们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能有个更好的未来。说起离别,我们就不由得想起那些送别诗。同学们,你能回想起哪些呢 课件展示:回忆学过的送别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 2、同样是送别,李白、王维写的是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送别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了解词牌回忆所学知识,说说词与古诗有哪些不同之处 词牌,表示词的节奏,是古人的一种伟大创造。不同的词牌,既有不同的字数、节奏、音韵,甚至还能表现不同的意境。既然词牌代表的是不同的节奏、韵律,这么看来,词牌就一定会有多种了。同学们能回忆原来都学过什么词牌吗 4、简介作者。(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词句。 1、指名读。(读诗词要求字正腔圆)(课件展示:划有节奏的词文) 2、指名读。生评价。注意读出节奏,断句,押韵,诵读的形式 三、理解诗意、诵读悟情 (一)品读上片 1、学生再读诗词,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找出词中描写的景物,用笔圈出来。学生自由交流。(课件展示 5、景物:山、水) 2、精读,品悟词情。引读:“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听到)-- (课件展示、景物:山、水) 3、这画面作者又是用什么手法给我们展现了这幅美丽的山水图的?生交流 4、这美丽的景色到底在哪里呢?(课件展示)总结:诗人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把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美丽的景色。(板书景) 5、指导朗读。面对如此美景,你此时的内心是怎样的?用朗读来表达你的内心感受吧! 6、出示“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想象一下眉眼盈盈处是一个什么地方?(课件展示江南山水组合图。感受山水灵秀的浙东美景) 7、想一想,这个人和前面山水所比喻的美人是不是同一个人?(课件展示眉眼盈盈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有如女子的眉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即他想要见到的人。体会一语双关的写作方法) 8、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一美丽景色。生感情朗读。 (二)品读下片 1、美丽的景色令人心情愉悦,面对好友的离去作者的心中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呢? 2、难道作者就没有一丝不舍之情吗?你从哪个字体会到的?(课件展示:才是送春归,) 3、送走了春天,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春天天的归去给人一种光阴流逝不再来的伤感)送走了春天紧接着又送走的朋友,你想想此时作者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这份离愁,因伤春再加离别而更加让人“怅恨”) 4、那么,接下来作者是描写他的痛苦离情吗?既然阻挡不住友人离去的脚步,既然离别已是改变不了的现实,词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5、学习“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指导感情朗读。(课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